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

23.04.2019  17:00

2019年4月16日,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由外交部依托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繁荣”。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黎巴嫩前总统米歇尔·苏莱曼、吉布提前总理迪莱塔·穆罕默德、埃及前外长穆罕默德·法赫米、阿盟助理秘书长哈利勒及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阿盟驻华代表、中阿双方官员、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工商界人士等140余名中外代表共同参会。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李成文主持开幕式。

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在主旨讲话中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心和有力引领下,中阿双方聚焦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互信和政策协同达到新高度,“园港互联和双轮两翼”合作取得新进展,民生互惠和民心相通收获新成果,相互理解和包容互鉴树立新典范,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走实向深,促进中阿务实合作与人文交流开花结果,为各自改革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助力。双方要继续加强战略和行动对接,加大相互开放力度,打造创新增长引擎,深化治理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充实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携手走好改革发展振兴之路。

黎巴嫩前总统苏莱曼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地缘政治发展和与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数字革命为代表的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阿双方的关系已经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的水平,中阿双方合作落实“1+2+3”的合作格局势在必行,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阿拉伯国家愿意学习中国在改革和发展领域的先进经验,造福于本国人民。

埃及前外长法赫米在致辞中对中国外交部和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举办此次论坛表示感谢。他认为,国际社会在21世纪应是多极、多边的体系,各国都需要变革与改良,中阿双方应共同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以更加平衡的国际秩序理念进入新时期。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更需要彼此的沟通,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上海外国语大学书记姜锋在致辞中表示,上外建校70年来,着力培养“多语种+”复合型国际化外语人才,力争成为外语院校改革的先行者,推动外语人才培养与新时代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作为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的承办单位,上外以国家重点学科阿拉伯语专业及高水平阿拉伯世界区域国别研究为依托,为中心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希望中阿双方通过本届论坛加强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交流,就实现中阿共同发展达成更多合作共识。

阿盟助理秘书长哈利勒代表阿盟致辞,他认为中阿开启外交关系六十多年来,双边、多边关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源自双方的相互尊重和互惠共赢理念。中阿合作论坛成立15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发展等各个领域设立了合作机制,这充分表明论坛在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沟通与合作方面是务实而又成功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的建立是增进中阿双方沟通交流的又一有效平台。阿盟多次组织代表团参加中心的相关活动,“我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就是为了从古老的文明和文化交往中获取新的思想和灵感,通过文明的互鉴和相互学习来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表示,上海是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阿拉伯国家历来是上海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对象,欢迎阿拉伯朋友踊跃参与将于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被列为上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智库建设专项行动,上海市人民政府将继续助力中心成长、为中心做大做强提供支持,为促进中阿人文交流、深化中阿文明互鉴作出积极贡献。

来自中国和埃及、阿曼、沙特等1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前政要、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就“政策沟通:推进中阿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合作:以‘一带一路’带动中阿关系发展”、“智库交流: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三个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朱威烈、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丁隆、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马晓霖和埃及前外长法赫米、阿盟助理秘书长哈利勒、阿曼外交部经济司总司长叶海亚、卡塔尔外交学院院长阿卜杜勒阿齐兹、科威特大学教务总协调人安瓦尔、埃及《金字塔报》总编曼苏尔、伊拉克“智慧宫”经济研究系主任法拉赫、阿联酋全球安全与防务研究院主席赛义德、沙特国际战略伙伴关系中心副主任拉德、黎巴嫩大学中国学负责人马力、突尼斯地中海创新中心主任加齐、约旦阿拉伯思想论坛副秘书长卡耶德等分别就相关议题做会议发言。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李成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戚振宏,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分别主持论坛各阶段的讨论。

会议闭幕式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岩松会见与会嘉宾。他向对论坛举办给予大力支持的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各位远道而来的阿拉伯朋友、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心的工作人员和来自上外阿语系的师生、志愿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是中阿双方交流改革发展、治国理政经验的重要平台。希望得到与会者一如既往的支持,共同交流和探讨中阿合作与改革发展路径,为推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努力与贡献。

15日晚,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会见了黎巴嫩前总统苏莱曼、吉布提前总理迪莱塔等重要外宾,陈晓东部长助理、李成文大使、上外书记姜锋、上外校长李岩松、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广大等出席会见,就中阿交流与合作、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等问题交换意见。

17日,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成文、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广大陪同吉布提前总理迪莱塔、阿盟助理秘书长哈利勒等17位外宾参观了中国商飞公司、陆家嘴金融区,并前往桐乡参观浙江巨石集团。18日至19日,考察团走访了海康威视杭州总部和中国丝绸博物馆,通过市容市貌和企业建设了解中国沿海城市的发展状况。

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由外交部依托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论坛邀请中阿双方政界、学界和商界代表,共同交流和探讨中阿合作与改革发展路径,第一届论坛于2018年4月23日在北京召开。此次第二届论坛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凸显这一平台对于中阿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进中阿发展战略对接的重要性,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外交部官方网站、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阿英日多语种报道)、中国网、中央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报、新民晚报、东方网、澎湃新闻、CNN、中东社(埃及)、宪法报(埃及)、今日消息报(埃及)、消息报(埃及)、宪章报(约旦)、火炬报(科威特)、日出网(埃及)、利比亚新闻网、阿拉伯人眼中的中国网(黎巴嫩)、沙特通讯社、阿拉伯人网(沙特)、黎巴嫩前总统苏莱曼个人网站、纳米比亚通讯社、世界新闻网(美国)、新阿拉伯人网(英国)等40余家国内外媒体均对此次论坛进行专题报道或消息转载。论坛期间,李岩松校长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部分报道链接:

1.  外交部官方网站

2.  人民日报

3.  人民网(阿文)

4.  新华社

5. 新华社(阿文): 系列报道1     系列报道2     系列报道3

6.  新华社(英文)

7.  新华社(日文)

8.  央视网

9.  CGTN(阿文)

10.  CNN(阿文)

11. 中国网(阿文): 系列报道1   系列报道2

12.  中国社会科学

13.  东方网

14.  新民晚报

15.  黎巴嫩前总统苏莱曼个人网站(阿文)

16.  宪法报(阿文)

17.  日出网(阿文)

18.  Egypt Portal(阿文)

19.  纳米比亚通讯社(英文)

20.美国世界新闻网: 系列报道1     系列报道2

21.  李岩松校长接受央视采访视频地址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