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超越卓越的创新
大学生在大学里应该学习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经典,历久而弥新的命题。一般都会认同:他们学的是知识、能力和素养。但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能力和素养?则是现代大学的长久追问。
美国威廉姆斯学院校长亚当·福尔克认为,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次人为活动,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越直接越清晰越好。而美国教育家威廉·亚瑟·沃德有一段名言,则为这种大学所独有的师生互动,提供了很好的注解。原文大意是:经师言教,人师身教,良师开释,大师开悟。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即使像复旦大学这样的高校,我们还没有做到普遍深入的“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互动”,我们的培养模式仍然部分停留在“言教”和“开释”,我们少有“身教”,更缺“开悟”。虽然做好“言教”和“开释”已属不易,但要实现高等教育创新使命,后者则必然是一个时不我待的中国教育命题。
2014年春天,复旦大学部分“莙政学者”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探访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在场的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认为,“莙政项目”是李政道先生除了诺贝尔奖之外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因为它秉承着启发本科生的创新精神,深度探索并引领高校本科生应如何系统地参加学术研究与训练。
但我们要不断追问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判断一个学生在科创中的卓越?学术参与规范和兴趣维持之间如何平衡?论文的多寡与研究品质之间何以权衡?在“曦源—望道—莙政—登辉”这一“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以下简称FDUROP )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形成复旦大学对创新性人才的逐步提升的阶梯性?这是“莙政望道”项目操作过程的关键。
第一个层面 不以论文发表论英雄
2013年,我参加“莙政学者”赴台交流回来后的答辩,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哲学院国学班学生林振岳,他研究的是非常枯燥的课题,但绝对是个“终结者”——在为某个学者做编年史。他当时没有发表任何文章,但他在答辩中表现出来的沉稳,以及沉浸在研究中的满足状态,我们至今都记得清楚。
林振岳参加的是“望道项目”,理论上没有机会参加“莙政项目”的活动,但教务处特别推荐他参加为期两个月的“莙政项目”暑期赴台学术交流活动。他本科毕业后读了研究生,拿到了研究生“大奖中的大奖”——相辉奖。
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恽敬集》的编辑在获奖后写了一篇文章,她在文章中感谢了两个人:一是这本古籍的主要整理者著名学者万陆先生,另一个就是林振岳。该编辑来复旦大学查古籍资料时,碰巧是林振岳值班,但他显然不仅仅是个“搬书工”,他找出了某个篇章不同年代的五个版本,以及三个校本,而有些版本在各图书馆网上目录均未登记。
正是由于他的史料收集,使《恽敬集》从原先的简单校点,变成汇校、汇评,学术价值获得大幅度提升。如此这本原来与林振岳没有任何关系的书,最后署名为“万陆、谢珊珊、林振岳标校,林振岳集评”。林振岳成为除万陆先生外最重要的作者。
在整个项目实施的18年里,有不少这样的“林振岳”,他们各有各的坚持兴趣的方式和方法。一个人最终成功,最重要的品质不是情商与智商,而是毅力。如果学生能从“莙政”“望道”等项目中感悟到从事学术研究的兴趣和快乐,愿意更投入地进行问题思考,我们会非常高兴,因为这才是李政道和秦惠莙夫妇设立项目的初衷。
第二个层面 三年学徒生涯求规范
我同样不知道有多少本科生,是经历过所谓的“三年学徒”生涯的。我遇到希望来我的课题组里做研究的学生,通常会问:“你们是愿意自己做一个题目,还是跟研究生们一起做?”他们的答案大都是希望自己做。这当然很好,但如何接触正规的学术训练?这是本科生培养中遇到的危机。也就是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学术价值取向。虽然不排除不符合现代规范的思考会有一些创新性的发现,但现代科学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家庭实验室阶段,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和更加严格的学术规范。
本科学术很可能是大学生真正接触正规学术的第一步,第一步一定要走“正”。这和发表论文的多与少构成了两个层面的问题。
原创思考如果缺乏严谨的学术规范,可能会“不了了之”。同时,没有合理规范的学术项目操作,最后也会为学生带来不好影响,他们会认为“学术就是这么回事”。学术诚信是学术生涯的基石。
复旦大学在推动学生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莙政望道”这一高层面的本科生科创项目评审中,一旦发现不诚信现象,负责项目的办公室可以随时终止哪怕已经进入“终期答辩”的项目。当然,我们在项目设计中采取了真正灵活创新的环节:学生出国留学,项目可以带着走,什么时候完成了,什么时候回来答辩。不让刻板的制度“框死”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有耐心地遵循学术规律和研究规范。
第三个层面 “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约翰·霍普克拉夫谈到如何鉴别真才实学时说:“这很简单,只要选三位相同专业方向的优秀科学家,问学生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这个人吗?如果听说过,那么第二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如果读过这个人的文章,那么第三个问题,这个人的论文有什么学术贡献?
此中可以看出,论文的多少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本科生做学术,要理解和遵循的是“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这是超越“卓越”的内涵所在。
除了本身的学术功力外,也需要“宣传自己”。比如,与国际的学术圈子互动,尤其是在重要的国际专业会议上作一个精彩的报告,可能会获得很多“真知灼见”的反馈,而这也是学术问题和科研进展获得承认的重要环节之一。
最后,“超越卓越-回归创新”的项目坚持。前不久,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韩福国老师参加完“莙政”“望道”项目的中期答辩后发现:大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对文献和数据做出一个基本的梳理和解释,并未表现出对学术问题的钻研精神,以及对学术问题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未来‘莙政’‘望道’的发展及项目审批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始终相信,一个人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与其品质追求相关。而品质的提升,来自不断与大师以及志趣相投的优秀群体的交流互动,不断挑战常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此文摘自作者在复旦大学“莙政望道登辉结题典礼”暨“拔尖计划”荣誉学生颁证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