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报》:化工科技界委员呼吁制度改革
创新科技评价体制 发挥中小企业作用
中化新网讯 新常态下,创新能力不强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那么,制约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哪些,又该如何突破?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们对这个话题深有感触。3月3日,部分化工科技界政协委员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技创新服务产业的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而其中起重要导向作用的就是要加快科技评价体制改革。
“大家都去发表论文了,谁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呢?”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兰荪对以论文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制提出了质疑。目前对科技人员的考评制度、体系仍然是以论文为导向,这使得科技创新与市场、企业脱节。他同时提出,当前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也应该改革。目前科研成果的产权属于单位,成果转化收益的大头也归单位,导致科研人员缺乏积极性。他表示,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应该尽可能给个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 认为,虽然基础研究成果适于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对应用研究,更应该以技术的转让、产业化应用效果作为评价标准。蓝闽波向记者介绍了他在参与国际合作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我们跟欧盟合作的一个1200万欧元的项目,前后做了6年,但最终评价标准不是以论文为主,而是看研究成果能否产业化,能否生产出好的产品。项目的参与者1/3是基础研究人员,1/3是应用研究人员,1/3就是企业人员。”蓝闽波说,“我们开科研工作会议时,有的企业就会看到某个技术能够生产出好的产品。成果转化的问题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解决了。”
让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袁希钢向记者表示,创新驱动不应忽视中小企业。我们一直倡导科研以企业为主体,但实际上惯于把科研院所成果在国有企业、大企业、大装置中应用,而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不够。在欧洲,很多发展得很好的区域,起支撑作用的都是中小企业。形成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有些地方政府提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规划,初衷非常好,但却仍以产值为评价标准。定义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产品、技术要好。
针对科研硬件保障,蓝闽波还提出建议,建立拥有统一标准的大型仪器全国共享平台。目前,一些高校、院所的大型仪器量大、利用率不高,而同时一些企业、单位却缺乏大型仪器。虽然教育部及部分地区推进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但覆盖面不够,缺少统一标准,一些企业使用大型仪器仍有困难。
链接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介绍,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全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近年来石化企业用于科研投入的资金占当年行业总产值的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足2%。特别是企业技术集成能力较弱,科研成果工业化、产业化程度较低,全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30%,难以对行业转型升级形成有力支撑。当前整个行业正处于技术饥渴时期,急需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眼全球加强合作与交流。
《每日速递》网址: http://s.ccin.com.cn/specialinfo/center.jsp
原文来源:《中国化工报》2015-3-4 | 作者:李东周
原文链接: http://www.ccin.com.cn/ccin/news/2015/03/04/3138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