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21世纪资本论》与《资本论》”高端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5月23日,由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1世纪资本论》与《资本论》高端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有关高校与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别围绕十个会议主题:21世纪“资本”范畴的思考、全球资本逻辑的扩张与全球经济正义问题的反思、资本与当代生存世界的金融化、资本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发育、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研究、资本占有剩余的当代特征、21世纪资本与当代国际政治的博弈、21世纪全球贫富差距的深刻根源探究、21世纪“劳动范畴”的批判、如何实现资本在社会主义阳光下最大化运行、大数据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机遇与选择、时代精神的呼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精神的在场展开了热烈讨论。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教授到会并致辞,她指出:经济和哲学的结合是学科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按照货币哲学——财富哲学——资本哲学的逻辑不断将经济哲学研究推向深入,不断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活现实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1世纪资本论》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哲学界、经济学界、政治学界都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既有对其内容的研究,也有对其研究范式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命题。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充分集聚国内专家学者的智慧,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加以整合,提出更为深入的学术观点,把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30余年来马克思主哲学的发展有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唯物史观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这和经济哲学领域里一系列重大课题紧密关联,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重大概念方面,研究已经步入深水区。近年来,我们日益转向和国际学者的对话,讨论《21世纪资本论》就是很好的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能够继续按照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在发言中指出:《21世纪资本论》引发了我们深刻地思考,但总体而言是部未加反思的著作,其经验形式不能阐明人类生命的真正本质,不能阐明世界历史进化运动的深刻意义。20世纪人类的历史,从前五十年的世界战争走向后五十年的全球性社会转型,21世纪,世界已经走向金融化,以资本主义为主的现代金融体系,在新的经济秩序和分工中有核心地位,人类对世界意义的追求也被金融化了,突出反映在深层意义的时间坐标被金融合约化,生命的本真意义被追求一种价值通约的可转换性贯通。21世纪的资本意识应该在中国大地上激活,让中国精神与中国资本互动,不是单纯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而是集聚创新个性意义的资本特殊规律,还要上升到一般规律。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认为:马克思和皮凯蒂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论证的方式是不同的,皮凯蒂的资本收益率增长和马克思的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并不是一个层次的问题,皮凯蒂讲的是资本积累发展的表层,马克思所研究的是资本的生成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麾研究员对资本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深度地反思,指出资本与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联,提出应在实践中发展整体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鉴传今研究员从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一是资本承袭制的回归必将导致利益固化,这是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二是财富的集聚和劳动的关系到底在哪里?三是皮凯蒂的大社会科学视野的研究范式值得学习;四是社会科学必需遵守一定的价值观。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21世纪资本论》与《资本论》中具体技术性分析的异同、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向、分配正义的深度反思、中国学术界下一步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突破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和辩论,与会学者普遍认为,全国经济哲学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用经济哲学反思《21世纪资本论》和《资本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资本如何从经济理性上升到政治理性,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寓意,中国资本发展的独特制度资源、精神资源、制度优势、精神优势在哪里?需要我们大胆创造一个让资本在阳光下最大化运行的制度体系。
(供稿:王程(学) 供图:魏南海、韩跃 编审:孔德民 收稿日期:2015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