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传播中国抗战学术成果 ——访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石源华
70年前,中国人民以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但2014年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提出,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没有被西方社会承认,作为被遗忘的盟友,中国受到了极为不公的历史待遇。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石源华从事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研究30余年,他认为重新认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其意义,有助于当今世界解读中国为何能够一跃成为世界大国。
为抗击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不仅是抗战时间最早、坚持时间最长,也是作出牺牲最大的国家。据统计,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石源华表示。
石源华提到,中国独立抗战,不仅阻断了日本北上进攻苏联,防止日德夹击苏联,而且吸引了日本的主要兵力,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盟国反击法西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不仅为自身生存而战,也为同盟国而战,有力配合了盟国在欧洲战场和非洲战场的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最早举起抗击法西斯的旗帜,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建立,并对阵线的最终形成和取得胜利起到无可取代的作用。中国也是最早批评国联无能,提出重建世界秩序构想的国家,并积极参与战后世界秩序的塑造,与美、英、苏等国共同创建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石源华认为,对世界和平而言,中国从四分五裂、贫困落后走向独立统一本身就对世界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人民独立支撑抗日战争已达五年之久,给世界人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与美、英、法等国成为同一战壕中的战友,对德、意、日宣战,为中国修改和废除晚清以后签署的各类不平等条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逐步收回了列强在华特权,为中国实施周边外交营造了有利态势。中国周边的殖民体系环境通过这场战争彻底宣告结束,周边环境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重大变化。石源华表示,“这一历史机遇是中国人自己打出来的”。
“对中国而言,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为了和平崛起,为了更好地与亚洲各国携手开创合作共赢的未来。”石源华认为,中国大国地位的恢复始于抗战胜利,从那时起中国就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纪念抗战不仅是为了维护和平,也可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学者应自觉肩负起责任
如何拓展抗战史研究?如何让世界更多认识中国在反法西斯方面作出的贡献?石源华认为,首先,应该将中国收藏的抗战时期档案进行规范、有序、彻底的整理和公布。他建议,地方抗战史研究需要与方志修撰相结合,着眼于史实的细化。抗战期间究竟有多少损失,如多少文物资料被掠夺、多少建筑被轰炸焚毁,这些具体史实考证工作都需要研究者踏实仔细地调查考证。
其次,中国学者也需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石源华提出,对不同国家可以展开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合作。在同美、英、法等大国的合作中,尤其要加强中美、中英联合抗战的共同研究,推动和促使美国在对待日本战争罪行问题上站在正义和公道一边,推动产生更多像拉纳·米特一样的人们公正看待中国抗战的成果;中国应与俄罗斯、韩国等合作,主动设置反对日本歪曲侵略历史的平台,充分利用南京大屠杀“国祭”、抗日战争胜利大阅兵等开展活动,让日本右翼分子在每年这个时刻都会受到应有的批判和声讨;中国还应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学术界和媒体的合作,共同研究和反击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和否认侵略历史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