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复旦大学专家解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是因为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实现定位。换言之,我们能找到回家的路,并不仅仅因为你能看得见,而是因为脑里有着一种特殊功能的细胞,是它把你带回家中。”北京时间昨晚当2014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颁布时,复旦大学神经生物所研究员禹永春如此解读。
禹永春说:“关于大脑定位功能的研究表明,人类及哺乳动物,对位置的感知以及判断方向的能力是一种本能。”他表示,后来科学家们的研究证实,当人类在某一方位时,脑内确实有部分细胞处于激活状态,且分布呈现规则的网络状。即便是盲人,位置细胞在特定方位时也处于激活状态,而盲人的位置感觉明显强于常人。这项研究打开了人类认知的一个全新视野:我们之所以能够找到回家路,并非仅仅在简单的接收视觉信息输入,而是因为在脑中构建一张关于周围环境的内部地图。高等动物对环境的记忆,可以用海马体中神经细胞特定激活组合的方式来进行存储。
禹永春认为,此项成果属基础性研究,目前很难预测其应用前景,其真正意义在于,“它为揭开大脑的奥秘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人脑如宇宙,有着无数不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教育部首届长江特聘教授、中国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系主任孙凤艳认为,该项研究为解释大脑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细胞学基础。她说,“好比计算机编程一样,大脑也有自己的运作语言”,这些方位神经元的相互活动构成了人脑对外界的刺激(声音、光线、气味、空间位置)的反应。挪威科学家夫妇有关网格细胞的研究,“解码”了大脑神经元对于方位的工作机制。
孙凤艳介绍,他们的研究发现网格细胞有另一个潜在作用,增强了人类对于记忆和失忆的理解。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征的病患,他们大脑的海马体以及内嗅皮层区域常常会在患病过程的早期遭受影响,这样的病人常常会发生迷路,并且难以识别周围环境。对于大脑定位系统机制的了解或许将在未来帮助这类患者改善由于空间记忆受损而造成的困扰。网格细胞的发现有助于人们对于老年痴呆或某些失忆症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