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17年高考志愿在考后填 专家:好消息!

17.03.2017  17:34

  东方网刘轶琳3月17日报道:千呼万唤的2017年上海高招生志愿填报和投档录取实施办法今天正式公布。东方网记者注意到,志愿填报时间移到高考后、高校招生设立院校专业组等成为本次高考及录取中最大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会给考生及招生院校带去什么影响?专家这样说:

  考后填志愿:让学生笃定参加高考

  以往,上海的高考志愿填报和确认工作都在考前进行,不仅是考生,家长和教师都要在紧张复习阶段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专业并进行选择报考。同济大学招办主任廖宗廷表示,考后填志愿其实更加科学,对考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以往考生填志愿靠‘猜’,一些考生填完志愿后感觉很纠结,压力也非常大,这反而影响了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导致考试失利,结果与自己向往的高校擦肩而过。”廖宗廷说,在有了考试结果后填报志愿可以让利益更大化,“反正是考后填志愿,考生们就可以笃笃定定参加考试了。

  专家的说法得到了家长们的肯定。杨浦区高级中学一名考生家长王先生告诉东方网记者,得知今年的志愿填报放在高考后,他感觉“心定”了。“现在就回去督促孩子好好复习,迎接考试,等考完了再研究填志愿的事情。”王先生说。

  院校专业组:让考生与专业更匹配

  过去,高校的录取分数是“一条线”,学生选择学科或专业,其实是和高校“捆绑”在一起的,根据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投档,其实考生等于是在选择学校。廖宗廷说,而现在,高校通过院校专业组来选择学生,把以往单一参照分数招生的过程变成了参照“表现”,对学生和院校来说,针对性都更强。

  廖宗廷表示,破除唯分数的报考和录取,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来选择专业科学,另一方面,院校专业组的专家也可以运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分辨,判断学生是够真正符合专业培养需求,这样一来,才能使考生与学校最大化匹配。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也表示,考生将按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有助于增强考生的获得感: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增加了录取机会;同时,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有24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可供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