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来自国贸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志愿者结合专业服务进博会 《青年报》整版:志愿者“主场作战”传递城市温度

25.10.2018  13:13

    10月25日,《青年报》以“志愿者‘主场作战’传递城市温度”为题,用整版篇幅对我校进博会志愿者经过前期选拔、岗位培训和模拟上岗后,已整装待发吹响志愿服务的集结号进行了深度报道。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华东理工大学首届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们正整装待发,吹响志愿服务的集结号。昨天一早,该校志愿者集体前往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启岗位培训和模拟上岗。该校志愿者主要由全英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承担,80%的志愿者来自国贸专业,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满满的“专业范”。

正式志愿者80名  预备志愿者43名

    华东理工大学首届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包含正式志愿者80名,预备志愿者43名,共123名,主要由全英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承担,80%的志愿者来自国贸专业。

    青年报记者获悉,该校大学生志愿者将主要承担“虹桥国际经贸论坛”新闻中心的相关志愿服务工作,志愿岗位包括前期准备志愿者、接机点志愿者、跟车志愿者、宾馆志愿者,包含参展与参会嘉宾前往酒店与国家会展中心的接送与引导工作以及媒体论坛现场的引导服务等工作。

    另外,有多名全英文授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通过报名与选拔,将加入到进博会的重要合作伙伴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志愿者中,为国际贸易中心(ITC)所服务的发展中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参会企业提供翻译与专业支持。在校方看来,这也将充分体现华东理工大学以专业服务进博会的工作特色。

    看着开幕倒计时的提示牌,来自国贸160班的ITC志愿者栗靓对志愿服务无比激动与期待:“我觉得,通过本次志愿者工作既可以培养国贸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促进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更可以为祖国对外开放与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作出力所能及的青春贡献。我将竭尽全力,带着饱满的热情和诚心,在岗位上为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参与者服务,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上进、服务社会的良好精神面貌,为国家扩大开放献出微薄之力。

    原来,栗靓的父母也都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他们每年都参加广交会以寻找潜在商机和贸易伙伴。栗靓从小在父母多变又有趣的工作内容和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对外贸工作的浓厚兴趣。栗靓坦言,这次志愿者活动不仅使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也使她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奉献中求进步。

志愿者实现本硕博三个学段“全覆盖

    华东理工大学进博会志愿者招募选拔,此次还实现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段的全覆盖。

    作为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明年即将从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张健一直希望自己能在潜心科研、争做一个有匠人精神的工程师的同时关注国家发展趋势,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自己的眼光放长远,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科研创新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张健现在是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最后一年,在她看来,当下,实验方面的压力已属较小。“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毕业论文撰写和求职,所以,只要有心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的安排还是可以自己调整和压缩的。”交谈间,张健言语轻松。

    对于昨天的培训,张健认为,自己和小伙伴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的意义,不仅学习了如何做好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如何应对与中外媒体的沟通等志愿服务相关问题,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张健十分希望自己在完善个人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开阔眼界、树立远大理想,做中国梦的实践者。作为志愿者团队里的“大师姐”,她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学弟学妹做好表率,也为自己的毕业在母校画下一个圆满的句号。

为打响“上海服务”品牌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队中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更好地动员学生志愿者牢记使命、勇担责任,此次,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决定成立首届进口博览会华东理工大学志愿服务队临时党支部。

    临时党支部书记向伟林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能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工作,既是一次锻炼和社会实践,也是自身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更是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途径。同时,他也代表所有党员表达了决心,他们将把本次志愿服务作为一次重大的组织生活,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服务世界各地朋友,展示华理人的风貌,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博会让世界都聚焦到了上海这座热情包容、卓越而又富有冲劲的国际大都市。许多志愿者都表示,这也是志愿者的“主场作战”。其中一位“90后”上海志愿者黄思懿表示,上海作为让自己骄傲自豪的家乡,改革开放40年来经贸发展有目共睹,而上海的大学生们也更能体会上海对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方面的投入与重视。进博会是中国为上海提供的宝贵机会,更是上海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传递城市温度、展现青年风貌的一次良好机会。

    志愿者们纷纷表示,本次志愿服务也将为自身打开国际视野,拓宽交流圈子,从专业角度深入了解上海,用热情投入的服务作为回馈给这个城市最好的赠礼,为打响“上海服务”品牌贡献华理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力量。


    [贴心之举]

    每位志愿者配备一个“小花梨”百宝箱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志愿者届时的工作性质及接待人群特点,结合便于志愿者工作的角度出发,学校团委透露,此次将为每位志愿者配备一个工作物品收纳袋,其中包括进博会“小花梨”充电宝、多头数据线、进博会小花梨徽章、进博会手账本、书签和钥匙扣等。

    “花梨”来自“华理”的同音,这个可爱的“小花梨”卡通形象是经全校师生投票产生的华理青年的形象代言人,活跃在华东理工大学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线上线下活动中。此次进博会“小花梨”形象是将进博会吉祥物“进宝”的经典元素与“小花梨”相结合,形成的专属于华理进博会志愿者的形象。

    校团委书记倪炜告诉青年报记者,配备充电宝是考虑到志愿者在新闻中心工作以及接送外宾需要经常使用手机,备一个可以用于保障手机电量充足、通信畅通。“小花梨”徽章用于每天奖励志愿者,“一共7款,其中3款进博会‘小花梨’形象、1款进宝徽章、3款校徽徽章。我们的手账本也以‘花梨’为元素,请志愿者记录每天的日记,留下难忘的志愿足迹。”倪炜说道。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进博会“小花梨”书签、钥匙扣等也都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进博会“花梨”形象巧妙结合起来。届时,志愿者们也可以将之作为赠送给接待嘉宾的纪念小礼物。

    原文来源:《青年报》 | 2018-10-25 | 记者 刘昕璐

    原文链接: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8-10/25/content_72931.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