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车祸孕妇和家属的勇敢与信任,让医生汪方感受到职业的意义

26.01.2016  09:4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汪方的电脑里,一直存着一对母子的照片。照片上的两人笑意盎然,谁也不会看出,这位年轻妈妈曾经历一场巨大的危险。汪方说,那一次急救让他对救死扶伤的意义豁然开朗:“她的勇敢教会我承担风险和责任,随之而来的成就感或许就是我做医生的快乐与意义。

  那是七年前的一个下午,汪方和同事接到一位送至市一医院南部创伤中心的患者。她是一名年仅25岁的女性,有5个月身孕,上街为未出世的孩子购置衣物时不幸遭遇车祸,接诊时血压70/40mmHg、心率130bmp,濒临垂危。“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她的右侧腹股沟区等完全撕裂。虽然送来前经过急救压迫止血,但依然有大量暗红色血液渗出。打开压迫在创面上的医用棉垫后,耻骨、髂骨骨折的伤口赫然在目。”回忆当时情景,汪方仍心有余悸,“我们用了将近20块如毛巾大小的纱布止血,可患者还是血流不止。

  开放性骨盆骨折早期死亡率在37%以上,患者又处于妊娠期,怎么办?“我们相信医生的能力,一切都拜托你们了。”患者丈夫的一句话让汪方鼓起了勇气,果断决定启动骨盆骨折专有流程:在骨盆外,搭起外固定支架初步复位;在骨盆内,继续填塞止血,以粗针大线临时关闭伤口。终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下来了。

  治疗在一天天进行着。由于创伤面很大,每次换药都要以小时计算。最初昏迷时患者其实没什么感觉,清醒之后换药则非常难熬。可这位准妈妈从未抱怨过。有时护士看见伤口有些紧张,她还会主动讲些有趣的事情缓解气氛。汪方说,急救中心遇到的患者与其他科室有所不同,“病人遭遇的灾难往往是突如其来、毫无预警的,我们治愈得了他们生理上的创伤,但对他们心理的伤总有些无能为力。”好在,这位患者从始至终对康复抱着信心;她的丈夫也不离不弃,在监护室外守护十多天,陪伴妻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份亲情感染触动着医护人员:他们撑得住,我们更应该撑住!”汪方感慨。

  这份来自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让汪方倍感振奋,“虽然腹中的孩子没能保住,但我一定要试一试,最大程度减少遗憾的可能性。”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最终顺利熬过感染期,身体状况恢复良好。出院一年半后,她生下了儿子。去年暑假,这位年轻妈妈带着儿子来到市一医院,看望曾帮她度过生死关的医护人员,也带来许多康复重生后的照片。这是汪方收到的最惊喜的一份礼物。

  “在病魔面前,医患双方是战友。我们的手术刀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但急救过程中难免遇到风险。这时候,患者的一份信任、一份理解,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动力。”汪方说。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