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提示:躲避了雾霾 还要注意降温补水
“亲爱的跑友,201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十天后就要开赛了,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尊重裁判、服从裁判,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昨天,201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迎来了倒计时10天,一条温馨提示,出现在35000名跑者的手机上。
今年“上马”特意提前一个月开跑,基本上不会再受雾霾影响,但在空气情况好转的同时,比赛气温较往年上升明显,组委会为此特意连续10天发布温馨提示,提醒参赛选手特别是初级跑者应该注意的事项,还将以增加补水站、补给站、海绵块等方式,确保所有参赛选手能够安全完赛。
气温更加适宜跑步
“上马”成功跻身国际田联“金标赛事”,三年创造了三个全国之“最”:外籍参赛者比例最高、冠军奖金最高、比赛完赛率最高。但在去年的比赛中,“上马”遭遇了雾霾困扰,经过慎重研究,组委会首次决定将赛事提前一个月。
世界跑步领域的权威杂志《跑步者世界》调查显示,马拉松比赛最适宜温度是16℃至20℃。12月的上海已经入冬,上海马拉松起跑时间又相对较早,曾有不少参赛的外国高手反映,上海的低温多少影响了发挥。而且,12月份的上海,也更加容易受到雾霾天气影响。
上马运营方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瑾介绍,市环保局在分析了2009年到现在整个上海的气象数据以后,得出一个谨慎、科学的预判———上海在11月初发生雾霾的概率非常低,环保局也在昨天倒计时10天开始,向赛事组委会所有成员单位汇报环境污染的预测数据,“比赛当日,气象部门还会进行每小时预报。”
此外,11月初上海的最高气温在20℃左右,最低则在15℃左右,气温又正好适宜跑马拉松。
新手需要量力而行
春秋天是举办马拉松赛事的旺季,今年在中国田协正式备案的比赛中,5月份有7场、9月份有8场,11月份也有7场。但从上半年的比赛来看,温度较高之时,部分地方的马拉松赛事出现了选手不太适应,甚至猝死的情况,这值得很多“菜鸟”选手注意。一位才跑了一年多的跑友表示:“总感觉天刚凉下来就要比赛了,备战确实不如去年充分。”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中长跑教练李国强表示,比赛当天气温较往年升高确实值得选手注意,越是比赛经验较少的选手,越是要量力而行。他表示,马拉松比赛是所有体育运动中体力消耗最大的项目之一,如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雨等因素都会对参赛者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比赛时恰逢高温,人容易疲劳,体力消耗更大。”
“出汗是人体帮助自己降温的本能,但对跑马拉松的人来说,这还不够,所以要在沿途及时补充水分,并用海绵块来辅助降温。”他表示,比起拿一瓶水从头顶浇下来,吸饱水的海绵块能更好地让水分散布到人体皮肤表面,达到更好的物理降温效果。
组委会增加补水措施
周瑾介绍,赛事在原有饮料饮水站的基础上,增加了能量补给站,选手还可在后半程领取能量棒,及时补充体力,让参赛者在比赛中更好地调节状态、赛出佳绩。为便于参赛者及时补充水分,“上马”组委会将在今年比赛沿途设置供应饮料的饮水站10个,提供用水和海绵块的用水站8个———海绵块的总供给量达到2.6万块,运动饮料达到5万瓶。起点移动厕所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0%。还将在终点处为全程完赛的选手准备大毛巾,帮助选手擦汗保暖。此外,全线设15个医疗点,配套7家定点医院以及200多位医务工作者。沿途医疗站及危险路段将配备最新的心肺复苏仪,同时配有专业的操作人员,力求第一时间对有突发情况的参赛者进行急救。
除了赛事当天以人为本的保障细节,组委会还将加强对参赛者的安全宣传教育,从开赛倒计时1个月起,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推送各类赛事安全知识,在赛前10天对所有参赛者发送组委会温馨提示短信,提前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