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视大院里的回忆

13.11.2015  18:55

看懂上海”写过上海好些大街小巷、历史建筑、人文旧俗,貌似却从未提及过自家大院。如今说起SMG,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便旧事重提说说上视大院里的那些故事吧。




上海电视台起始于1958年,上视大院现位于南京西路与威海路之间,毗邻青海路。


一幢建筑,无论它在未来的历史中将以怎样的方式得以存留、怎样的名义得以评价,它的诞生除了与建筑设计师的天才有关,还可以这么说,与时代或整个社会发展背景有着更为深切的关系。

——王唯铭(上海作家)


小编亦是这么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上海正处在全面发展的加速度中,广播电视事业尤其如此。从黑白到彩色,电视机这个后工业时代的超级尤物正不可阻挡地成为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成为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但是制作着所有电视节目,并将这些节目在每个夜晚准时输送到千家万户荧屏上的上海电视台,这时却显得相当的捉襟见肘,90年代的上海电视台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于是,“上视”与“广电”两幢大楼应运而生。


如今的广电 曾经的老洋楼

广电大厦,也就是当年的一号楼,筹划于80年代的末期,最初有意大利、台湾等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师的参与,整个设计方案于1990年敲定,经五年施工,于1995年竣工。



广电大厦刚建成 还能看见后面的电视塔


当年没有广电大厦,有的是一栋体量巨大的老洋楼,据说是当年英国人的乡村俱乐部,也叫斜桥总会。老洋楼前种着一棵挺拔的百年大雪松,当年的电视台礼堂就是在老洋楼的第楼,虽然不大,但用料考究,散发着那个年代独有的味道。



英国乡村俱乐部


老洋楼的底楼有两间阅览室,当年是很多的记者编辑们愿意呆很长时间的地方,在南窗边暖暖的午后阳光下,大家争相阅读和交流报纸上新闻内容。二楼就是电视台的最高权力部门,比如那时候的台长室和总编辑室。


广电最初的设计方案平面是个弧形,倘若实施这个方案,广电大楼将紧沿南京路建造,而地基上的这棵百年大雪松就将被连根拔起、烟消云散。为了让这棵雪松得以保护,建筑设计采用了三角形平面的总体布置方式,将裙房后置,这样,大厦在雪松前便退避三舍。尽管大雪松仍因施工过程中受到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而不幸死去,但因为这个退让的设计,大厦前因此便多了一个喷泉广场,使主楼与南京西路之间有一个自然过渡的空间层次。


松树与石英钟

旧照中看得出老洋楼当年雄伟气魄的模样


说起那栋老洋楼,还有个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传说。当年楼前庭院那棵枝茂叶密的松树,本来是很好的风景,在1980年代后期,日本人送了一个石英钟作为“中日友好之船”,那口石英钟就站在了松树的前面,这“松钟”用上海话读出来就很不是个味了。据说那几年,台里还送走了几位英年的同事……


后来90年代拆除老洋楼建造广电大厦,松不在了,钟搬走了,大门也改了。还有,南京西路上原先叫青海路的20路站牌也换成上海电视台站了。


继续说广电大厦前的圆型喷泉,这个干喷泉的形状保留下了当年的英国园林设计中的庭院迎宾回旋车道的模样,那些老员工回忆说,若真打开的话,尤其是晚上,还真有点上世纪30年代歌舞升平的夜上海味道。如今喷泉的位置已经用来做停车位,估计再不会打开喷泉随着音乐起舞弄蹈了。


上视大厦与电视铁塔

上视大厦设计于90年代早期,开工是在1995年,于1999年竣工。不同于广电的三角形平面,上视呈矩形平面,立面上且有一个美妙的弧面。从远处观看这个建筑,但见米白的色彩包裹着整幢建筑,富有表现力的曲线展现着大楼的英姿。


夜幕下的上视大厦


大楼刚建成的时候,内部空间设计得很是大气。大堂恢弘,拥有高达9.5米的长长回廊。1000㎡的演播厅则注重着科技含量,由功能决定形式,27米高度可以随时实现大型景片的提升互换。


前面提到说广电当年建造时,为了保留那棵大雪松,将设计改成三角形平面,有意思的是,建造上视之初,建筑师同样面临需要保护的一样东西,不过,这回不是大雪松了,而是那个耸立在上海已有好些年头的上海电视台发射塔。



如今迁移至上视大院草坪上的发射塔遗址


为此,设计上视大厦时,建筑师不断调整设计思路。但遗憾的是,与大雪松几乎有着同样的命运,这座能够唤起上海人多少历史记忆的电视铁塔,最后只留下了这个孤独的塔脚作为纪念,向人们叙述着如烟的往事。


上海的埃菲尔

上海电视台发射塔于1972年9月25日安装成功,1974年12月26日正式启用。塔高210米,塔上装有上海市广播事业局设计制造的6层蝙蝠翼5频道发射天线,和4面、8层8频道双环天线,要说在当年,它可是中国最高的电视塔,也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俯瞰上视大院

左边建筑为广电大厦 右边为电视塔


关于电视塔也有个说法,说是74年那时候能建造的高度只能是210米,这个高度的来历是将电视塔放倒的话正好是当年的卷扬机水平和场地限制,那场地就是现在上视大院里的草坪,能放100米长的焊接好的铁塔是一次性拉直固定的。



电视塔建造时被拉起


当年的电视台发射塔就是上海的埃菲尔,什么重要的贵宾来都要上去看看上海全城的景色。当然这个铁塔的电梯是不太灵的,据说很多次贵宾只能从楼梯下来。



从电视塔俯瞰国际饭店


王唯铭曾经这么描述过这幢大厦:


站立在上视大楼168米高的顶层,看着面前的这个上海。高楼林立、不胜枚举,上海的天际轮廓线以如此浩瀚的形式展开在你的眼帘中,也许有些凌乱,有些繁杂,有些斑驳,但却掩盖不住那一股压抑不住、急不可耐地向上冲去的活力,仿佛你能听见它们从四面八方向天空涌去的热情而嘈杂的声响……


消失的裙楼 仅剩的2号楼

一座城市之所以富有价值,乃是因为它留存着许许多多值得人们记忆的东西。要说大院里上视、广电两幢大楼起来前的模样,从如今大院里遗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很难推演了。以下看图说话 ↓↓↓




这就是早前上视大院里建筑的大致分布,图中的1号楼就是广电大厦的前身老洋楼,不再赘述了。4号楼原先有个配音间,那是上海电视台有着辉煌历史的翻译片配音组,后来叫译制部;5号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电视台最中心的地方,底楼的大堂东侧有个大审片间,是整个大院最高决策的会议室,也是领导终审看片的地方。据说审片间里还有很多的奖状奖杯,老前辈们看到一下子就会陷入一种集体的荣誉感中。


1980年代那会儿,电视的影响力不如报社,单单从新闻报道来说,外出要三个人一组和报社的单兵作战就不好比。那时电视还不是个强势媒体,但正向强势媒体进发。


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上海电视台曾经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档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第一个介绍国际时事的杂志型专栏节目、播出中国第一个广告,第一个英语新闻节目,第一个成建制的外语台(ICS)、第一批电视节目制片人等等……


一下子扯远了。话说当年的3、4、5号楼都已不复存在了,如今大院里存留下来的只有当年的2号楼了,那再说说2号楼吧。



如今的2号楼 与食堂相对


2号楼是演播室外加播出机房和技术中心组成的,算是个辅助制作的地方,这里是后期制作的大本营,里面聚集了许多技术精英,著名的后期包装公司幻维数码就在这儿。后来外墙做了些改建,好看点了,其实先前那种很简洁的公房模样也挺具有历史意义的。


辗转的食堂搬迁

如今与2号楼相对的就是咱们上视大院的员工食堂。都说食堂是看一个单位的幸福指数,上海电视台的食堂这么多年也是在大院里转了很多地方的。


最早是在南京西路进门的西侧,原先老洋楼的辅助房,不过年代挺久远的,即使是台里的老员工大多也没什么印象了。后来拆了老房,食堂转移到了4号楼和5号楼的西侧靠青海路小边门那,也是老员工们心里温馨的小弄堂食堂。


小弄堂的食堂后来也没了,和3、4、5号楼一起消失的,在上视未建成前,广电3楼还有一个餐厅,名字挺有意思的,叫向日葵餐厅。那段时间员工食堂在威海路那个门口,原先是上海缝纫机台板厂,电视台买下地皮后利用他们的一个车间还是礼堂改建的。



如今的员工食堂分为地面一层和地下一层

地面食堂拾阶而下便是地下食堂


再后来的员工食堂是在原先4、5号楼的地基往下挖出的防空洞,想想也是很科学的,这样的工程据说还是上海十大民防工程之一呢。直到2012年,员工食堂再次改建,在地下食堂的基础上,增添了如今的地面一层食堂。


说完了员工食堂,当年大院周边的一些小吃店小餐馆也是台里员工们常去之处。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提广电大厦边上那条曾经赫赫有名的吴江路小吃街,后来动迁,它就如同上视大院里的那些老建筑一般一去不复返了,失去的就只能靠回忆去纪念了。


曾经的吴江路小吃街

当年吴江路东段的小吃街


当年,电视台许多员工都喜欢去吴江路东段那些小饭店就餐,价格实惠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那些忘不掉的味道,比如吴青、东方快车、小杨生煎……


据说吴青餐厅这“吴青”二字,就是“吴江路待业青年”的缩写,还有“吴江路、青海路路口”一说。吴青餐厅楼上有三层阁,楼下还有一个半地下室。



吴青的菜虽说谈不上精致,但是人气旺到要排队,就餐者可以随心所欲,甚至把吴江路上任意一家店的菜点端来,都不会遭白眼。老板娘很会做生意,一切都像在自家屋里厢吃饭的感觉。


还有东方快车,当年他们家的红烧狮子头在美食琳琅的吴江路上也是名声大作。中午时分光顾,时常能看到些台里的熟悉面孔。再往每张桌上看看,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狮子头套餐,象是他家只卖狮子头一般。但是,老板有规矩:“每天限量200份”。



吴青和东方快车后来都没了,当年靠近路口的小杨生煎如今倒是开了好多分店,但那时排20米长队的景象却难再现了……


好了,关于上视大院的故事就先说到这。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电视台从开播初期只有一个频道播出黑白电视,到如今无法撼动的媒体地位,是多少媒体人把一生最重要的青春和理想都留在了这里。



回忆大院历史之余,真真是要感谢那些当年打下江山的老一辈媒体人,或许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的上视大院里,还会有老建筑被取代,新的大楼会拔地而起,至于那时候的故事,就留给以后的人再续回忆吧。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看懂上海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