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推产业用地标准地 产业用地明码标价
原标题:产业用地“明码标价”,像在商场里买东西 上海首推产业用地“标准地”
本报讯 (记者 戚颖璞 实习生 李嘉茗)昨天,上海首批“特殊”地块在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出让。9幅地块分布于浦东、闵行、松江、崇明、金山等地。和过去不同,出让地块自带“KPI(关键绩效指标)门槛”,对企业的亩均税收、亩均产值、单位产值能耗、产业导向都有明确要求。“这批地块叫做产业用地‘标准地’,标志着上海产业用地资源配置和利用进入以质量为先的新阶段,将促进上海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市规划资源局资源利用处处长韦冬说。
按产业导向选意向企业
上海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导向是“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去年11月份出台的《上海市产业地图》明确了全市各区和重点区域的产业布局定位。有了“地图”更要落“地”。优化土地配置,是引导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产业用地“标准地”的鲜明特征,是拥有明确的产业导向。以本次出让的浦东地块为例,它的产业导向是生命健康,其余8幅地块还涉及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类型。
“通过信息充分发布,我们希望更好地引入高质量的符合产业导向的意向企业,进一步提升单位土地的经济承载容量、提高产业用地利用质量。”市规划资源局资源利用处副处长杨晓玲说。
以“标准化”优化营商环境
和一般产业用地出让不同,首推9幅地块有一个新标签——“标准化”。韦冬认为,这是提高效率、增加信息公开透明的关键:“就好像在商场买东西一样,产业用地的位置、价格、使用要求全部公开,企业可根据意向进行购买。”
一方面,产业用地“标准地”有标准指标。从首批地块信息情况看,信息中明确了拟出让地块的产业导向、亩均税收要求下限、亩均产值要求下限、单位产值能耗上限、环保要求等控制性指标,以及开竣工、投达产、定期综合评估、退出转让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记者发现,这些拟出让地块的绩效准入要求均高于地块所在区域的平均绩效水平。对企业而言,“KPI考核”参照2014年起就实施的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一般是投达产考核,然后就是3年至5年考核过程。
另一方面,上述地块的出让流程更规范高效。引入产业的传统方式,是先找项目再选址,较长的洽谈周期往往降低了落地速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土地拟出让的信息提前公示将先于招商洽谈环节——把已具备出让条件的产业用地,根据产业规划、产业地图、绩效管理和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要求,形成产业用地标准化准入信息并发布;意向用地企业可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拟投入产业项目情况等材料相关提出申请,经确认后,即可进行地块交易环节。
供应方式逐步变为常态化
高质量标准化出让,将逐步成为产业用地常态化的供应方式。记者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继首批产业“标准地”信息公告后,上海将按照产业用地规划、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产业用地储备情况,持续推出产业“标准地”。
“‘标准地’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东西,而是基于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业内人士认为,产业用地“标准地”虽然提高了准入标准,但和一般产业用地一样具有退出机制。“企业退出在具体处理上,会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如果因为外界形势导致阶段性经营困难,产业主管部门将会进行专业评估,不会简单‘一刀切’。”韦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