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情的冬天:即使佝头缩颈 也要有风度
东方网12月2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冬天来了,北风吹了,吹得姑娘小伙大叹上海的冬天怎么这么冷。上海的冬天从来都是阴冷的,而这样的冬天也孕育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情。
羽绒服外怎能套大衣
前几天大风,吹来的了寒气,也吹出了各种吐槽。很多人抱怨,上海的冬天比北方还冷。甚至有段子这么说:“一个北京姑娘和一个上海小伙谈恋爱,后来听说上海冬天没有暖气,果断和他分手了,啊多么冻的领悟……”这当然只是玩笑,不过有的吐槽是“切肤之痛”。
“不就是羽绒服外面套了个过膝盖的大衣吗,看什么看,没见过世面吗,上海冬天是人过的吗!”这是一位南方来的大学生在抱怨。不过,羽绒服外面套过膝盖的大衣,这种穿法的确不属于“上海风情”。貌似有一段时间,在上海的男士会在西装外面套羽绒服,而且羽绒服一般是短款或中长款的。出去走亲访友时,走在路上不会冷,进门脱掉,西装笔挺,还蛮有腔调的。这大约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上海人家刚开始有了空调,一般不舍得开,不过逢年过节家里来客人还是要开一开的。于是,也成全了上海人的腔调。如今到处都有空调,所以,人们一般在毛衣外直接穿羽绒服了,考究的人,会在办公室备件马夹或外套,既保暖又有形象。
丝绵马夹缎子棉袄
在上海,人们历来对穿着很讲究。《围城》里有一段,讲方鸿渐留学归来,走在上海的马路上,看中了橱窗里的一件男式大衣,很贵的,贵到要倾其所有,他还是买了下来,这就是上海人的做派,一家一当都穿在身上了。
如今,人们对老上海冬天服饰的想象大多来自于影视剧或月份牌老照片。那个时候,男士大抵会在西装外面套大衣,也就是“许文强”式的穿法。在最近一部抗战片里,混黑道的一位大哥也是这种派头。而女士是在旗袍或西式套裙外面加一件羊绒大衣,搭配帽子、羊皮小手套和丝巾。同样的穿法在《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里也看到过,当然,这属于上班女郎的标配,再华贵点就要穿戴皮草了。不过,这样过冬还是有点冷的,绝对属于要风度不要温度,这股劲儿,在如今的上海街头也可以看到,只是,如今的女孩还可以幸福地套上更为保暖的羽绒服。
这部电视剧最大的贡献是满足小家小户对冬日上海的温暖而美好的想象。弄堂里的小老百姓们更注重保暖,没有棉袄是没法过上海冬天的。高高瘦瘦的男主角穿一袭黑色长棉袍出场,戴着厚厚的围巾,居然也很有范。弄堂里的女孩子穿的是碎花面的棉旗袍,旗袍的开衩也不高,看着很家常很温暖。当然,弄堂女孩也是要美的,走动间,旗袍下摆处,会露出一截白生生纤细小腿。而小康人家姆妈的穿着打扮则要考究得多了。还是一身旗袍,不过今天搭件丝绵马夹,明天换上绒线外套。这样的小花样,在上海人的生活里一直存在。岁月流逝,生活中,此后几十年里,棉旗袍没人穿了,但是,丝绵小背心存在了很久。记忆中有一阵,妈妈们喜欢请裁缝做缎面的中式棉袄,有着精致的盘扣,里面填充的是驼毛。再后来有了羽绒衫,棉袄才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随着近几年“中国风”的吹起,填了羽绒“芯”的改良中式外套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不爱空调爱阳光
空调在上海冬天的作用有限得很。开了空调后,人干瘪得像陈皮,脸颊两块生火,红如猴子屁股,虽然不冷了,但是连气都出不顺畅。还有就是,上海人做人家,上班的人走后,除非还有小孩在,老人是舍不得开空调的。
阿拉的上海冬天,回到房间也离不开手套棉拖鞋和羽绒服的,哪怕小年轻也不例外。而老人们会将老棉袄、羽绒服穿好,帽子手套戴好,冲只热水袋抱好。在家的话,过去还有种装备,暖脚的棉窠子。过去住弄堂时,老人们会扎堆孵太阳,如今,住进高楼,行动不便的老人只能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风景了。当然,还有人喜欢闹猛,凑一桌麻将,一室热闹,人也就不觉得冷了。
孵太阳只有在没风的时候才行。上海冬日的阳光稀薄如水,不过当光线穿过光秃秃的梧桐枝杈照到人们身上,还是能感受到一丝丝暖意的。当阳光洒在路面,或照亮红瓦黄粉墙的小别墅,则别具情调。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也喜欢孵太阳,只是方式有所改变。曾经看到一对恩爱小夫妻去衡山路、永嘉路这样小洋房扎堆的地方“晒太阳”,走累了就在路边咖啡馆坐下歇歇,在咖啡香和玻璃滤过的淡淡温度的阳光中,人也不再佝头缩颈、抖抖索索了。
上海的冬天的确很阴冷难熬,不过,上海的冬天也有这么多独特的风情。它们在厚厚棉服的衣角袖口,在潇洒考究大衣的衣摆,在光秃秃的梧桐枝头,还在小洋房的阳台盆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