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遗传习地图》正式发布 使用者可报名参与学习

11.12.2015  16:03

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制作的《上海非遗传习地图》12月11日下午正式发布。通过地图,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某一非遗项目在上海的传承情况,受欢迎程度,以及普及度。甚至可以直接报名参与学习。


海派面塑国家级传承人陈凯峰,祖孙三代都是传承面塑的。他在北郊中学教授海派面塑课程也已有近二十个年头。陈老师认为,以前某个非遗项目究竟在哪里可以体验、学习?其实是很难找到准确的地点的。也很少有这方面的公开信息。以他的海派面塑课程而言在双休日也会有些活动对周边的社区居民以及一些爱好者公开,但是因为知道的人很少,参与的人数并不算很多。有了这样的一份地图,学生及爱好者们可以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对于更好地传承非遗项目无疑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上海师范大学非遗中心主任陆建飞提出,调研与实践表明非遗传承的主体力量是中小学生,非遗传习的重要场所在学校,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度、感悟力、参与人数,传承模式等,可以视作为某项非遗传承的生命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生命力等级。比如,在上海剪纸艺术的生命力指数就非常高,相反一些基础城市记忆的非遗文化,比如郊区的田歌号子等,因为缺乏有效载体,生命力指数呈现衰退,这部分非遗项目是应当给与重点关注的。


(看看新闻网记者:周云)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