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创业,我看好你哦!
07.03.2016 11:36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记得2015年初,微信朋友圈热传过一篇文章,讲上海的创业环境为什么不行,列举了种种理由。无论这篇文章的观点正确与否,如今,我觉得上海科技创业的后劲很足。原因嘛,听我慢慢道来。
作为上海互联网创业的观察者,鸵鸟电台(tuoniao.fm)统计了2015全年上海获得投融资项目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市获得融资的互联网企业超过600家,其中有近50家获得了2轮及以上融资。作为国内互联网创业最为聚集的城市,北京同期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是上海的2倍多。
这就谈到大家热衷的京沪比较话题了。笔者想说的是,京沪在科技创业上的差距,很可能没有统计数据显示的那么大。鸵鸟电台花了不到一年时间,调查了上海100多家企业,其中一半左右是拿到融资的,有的已经到B轮了,但是他们不愿意说,也不让我们说。他们的逻辑是:我还没有开始好好赚钱,何必要曝光,把自己的创新模式讲出去呢?
这些创业者心里很清楚:创业的一个目的是赚钱。这片土地培育的传统商业逻辑,让上海的创业更务实、更接地气、更专注于离钱较近的商业模式。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创业者愿意接受变现更快、现金流更好的创业方式和项目。所以你会发现,上海的很多互联网创业项目专注于衣食住行:携程、大众点评、沪江网、饿了么……离钱近,一定不是坏事。
再来看众创空间。笔者去年深入参与了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发起的各种活动和组织,发现上海去年涌现出几百家各种形式的创业服务组织,包括像鸵鸟电台这样的创业媒体、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投融资对接机构、各种互联网底层服务平台。据市科委归纳总结,上海的众创空间有10种形态。这种盛况,在2015年前根本不存在,那时创业服务组织也有一些,但都是各玩各的,彼此很少往来。
而今,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组建的“创业服务组织”微信群里,有近400人,大多是这类机构的负责人。市场的供需逻辑是,有需求才有市场。2015年的红火,一方面是政府的推动,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机构认识到创业服务的价值,所以愿意投入这项事业。当“创业上海”这个自媒体的负责人告诉我,连南京东路旁的一些楼层都开始做众创空间了,我感受到了上海科技创业的热度和后劲。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与国外接触和沟通的成本在全国是最低的。所以我们发现,上海成了很多国外创业项目落地中国、对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许多外国企业想通过上海来熟悉中国,而那些分散在上海各个地方的众创空间和创业服务机构,成了最合适的落脚点。
资本市场的活跃也是上海科技创业后劲的保障。如去年底推出的科技创新板,成为很多投资机构竞相关注的对象。毕竟投资创业项目后,是想找机会退出的。而早期创业投资的证券化,在目前国内的退出机构中比较尴尬,如果建构起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证券市场退出机构,就会吸引更多的个人和机构参与早期创业投资。
而上海,成了改革先行者。笔者注意到,近期上海涌现出很多一开始就有几亿元规模的创业投资基金。有些基金公司不仅有钱,还有物业,也就是所谓的众创空间,甚至还有上市公司资源。这些基金如果给了创业者第一桶金,随后他们做得不错,分分钟就能把他们定增。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样的机制,无疑能带来更多的期望和信心。(作者:陈强 鸵鸟电台联合创始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上海观察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07.03.2016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