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在上海交大举行[图]

23.10.2017  18:18

10月22日,第二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在凯原法学院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共同承办,《东方法学》《交大法学》《电子知识产权》《科技与法律》等杂志提供学术支持。本次论坛以“科创与法治:新技术、新业态、新思维”为主题,展开了多场学术研讨与交流,吸引了近200名来自学术界、实务界与产业界的重量级专家学者出席。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基雄主持。上海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季卫东先后致辞。

林国平首先代表上海市法学会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第二届上海科创法治论坛是一个旨在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的新要求,立足国家战略推进创新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言献策的学术研讨交流平台。通过上海市法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双方联合、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探讨“科创与法治:新技术、新业态、新思维”这一主题,定能促进学术界、实务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共同推进和服务我国的科技发展进步与法治完善。

季卫东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速度改变着国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正在成为驱动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二届科创法治论坛凝聚了行政司法机关、各大高校、大型企业、科技园区的智慧力量,围绕当前科技创新中法治保障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内容丰富、议程紧凑,一定能激荡出更多火花,为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论坛主旨发言阶段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讲席教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院长孔祥俊主持。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刘春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罗培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王先林、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戈峻、腾讯公司法务部总经理江波分别做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刘春田从“新思维”角度展开,以创新为演讲的出发点。他指出,资源的配置就是创新,创新能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更新,而技术决定一切。技术为创新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科技将世界孤立的状态变成了全球合作的状态。技术进步带来的创新无可想象,而这必然导致新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吕国强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知识产权管理情况。他以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演讲的主要内容,从知识产权的综合改革背景、综合改革现状以及相关思考三方面进行展开。吕国强指出,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破解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对于切实解决地方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保护不够严格、服务能力不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强有力支撑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上海浦东新区率先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实践,组建独立知识产权局,统一行使行政管理和执法权,取得了显著成绩,管理更加高效顺畅,执法不断完善,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体系明显提升。未来上海将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知识产权综改试点工作,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罗培新以“在守成与创新之间: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为题发表演讲。他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制定背景和要点,他就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及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清晰的分析。首先,为了明晰科技成果的权属,有必要将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链条中的法律关系进行分段梳理,比如承揽关系、研发关系、确权关系、利益分配关系。其次,罗培新就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税务问题进行了分析,如何有效地基于现行税制和财务制度,同时尊重科技工作的自然属性,最大程度地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技术层面的制度设计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第三,罗培新还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领导责任制度安排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领导尽职免责”规定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通过明晰“尽职”的程序内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领导免责”转变为有条件的“领导无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成果的转化热情。此外,罗培新还就上海科技创新的法制工作进行了介绍。

王先林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法治保障”为主题,分别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提出和初步成果、法治需求与回应以及全方位法治保障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发言。王先林指出,科技创新离不开法治,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戈峻以“where is the fine line?”为主题展开演讲。他指出,以苹果为例,从1984的第一代电脑到2015的apple watch,苹果各代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带来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必然带来新的系列法律问题。因此,对于科创法治而言,同样需要不断的创新,因循守旧将会阻碍创新的到来。戈峻还列举了科创企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挑战,并期待政府、学界和企业能携手合作,共同为中国法治创新贡献力量。

江波以“内容产业生态与腾讯样本”为主题,以腾讯公司为例展开了演讲。他指出,科技创新丰富了内容产业,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产业,例如直播、电子竞技等。同时,这些新兴产业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也给法律人提出了很多挑战。进入网络侵权3.0时代后,各种网络侵权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呈现从集中侵权到分散式侵权的模式。这些新的侵权模式也需要法律人去思考。

青年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侯利阳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迁、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彭诚信点评。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孙山、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讲师刘海虹、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王杰、武汉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博士韩旭至作了精彩的演讲。

在青年论坛环节中,各位青年学者分别就自己的论文主题展开了演讲。孙山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部门法属性:从一般条款出发”为题进行了报告,刘海虹以“论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消费者利益保护的定位——以对比较广告不正当竞争规范的比较法分析为例”为题作了精彩发言,王杰就网络存储空间服务提供商的版权审查义务展开了讨论,韩旭至对个人信息的形式要素进行了论证。

第一分会场的讨论以“全球视野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与适用”为主题,由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主任郑友德担任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孔中以“全球视野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为主题展开了演讲。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谢晓尧的发言则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用主义方法论”展开。国家工商总局竞争执法局反不正当竞争处处长杜长红亦围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

在自由发言阶段,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李红建、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占江、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助理研究员刘维分别就各位主讲人的论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第二分会场以“云服务背景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和出路”为主题,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崔国斌担任主持。

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执行长孙远钊详细探讨了“云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及法律事务部执行总监谈瑞琼就“云时代云服务提供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腾讯公司法务平台部总经理谢兰芳发表了题为“云服务提供者面临的法律困境和出路”的报告。

在自由发言阶段,就上述三位发言人的观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刘军华、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朱谢群、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讲师徐彦冰均与发言人展开了热烈讨论。

第三分会场以“大数据时代共享经济的法治规范和发展”为主题,由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慧颖担任主持。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以“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新思维”为角度展开发言。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齐爱民以“共享经济:产业创新与法律监管”为题发表演讲。上海网信办法规处处长孙杰就“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在自由发言阶段,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凌,百度公司专利事务部、新闻资讯内容风控部总经理秦健,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老师刘永沛与上述发言人就大数据时代共享经济的法治问题展开了激烈探讨。

第四分会场以“上海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对策”为主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燕刚担任主持。

上海市政府法制办经济法规处处长常江以“科技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立法研究”为题展开了演讲。上海市科委体改法规处副处长韩元建发表了题为“上海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和对策——制度和实践”的报告。上海市税务局所得税处副处长邹凌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税政策适用”为题作了深入探讨。上海交大知识产权公司总裁刘群彦以“高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实践与障碍”为主题发表精彩演讲。

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龚晋、东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季诚昌、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许春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教授陈万生、上海海事大学产业处副处长莫剑英就上述主讲人的论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相互交换意见。

闭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老师刘永沛主持。刘永沛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各位嘉宾的到来和精彩发言表示衷心感谢。

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怀下,本次论坛凝聚了有关行政和司法部门、各大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园区的智慧力量,围绕“科创与法治:新技术、新业态、新思维”的主题,嘉宾们进行了主旨演讲,同时就四个议题进行了研讨,内容丰富,议程紧凑,成果丰硕,对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