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上海交大校史馆开幕 展出多个“镇馆之宝”[图]
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教科书、20世纪30年代的巨幅交大师生合影照(3米长)、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家族族谱、宋庆龄与交大校长黎照寰的来往英文书信、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的博士学位论文、“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捐赠的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蛟龙号”的模型、“辽宁舰”总设计师朱英富捐赠的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模型……今天(4月5日),全新改造的交大校史博物馆在交大徐汇校区正式开幕,首次展出了多个“镇馆之宝”。
此外,记录上海交通大学百余年厚重历史的巨著《上海交通大学史》也在今天正式出版发行。这部鸿篇巨制历时十余年编撰、全书共分8卷、300万字、照片1000余帧,真实完整地记录、展示了学校从1896年建校以来从艰苦跋涉到奋力崛起的办学历程和发展轨迹。
图说:校长张杰(左)与党委书记姜斯宪(右)为博物馆揭幕
图说:《上海交通大学史》正式出版发行
据了解,在校史馆首次展出的展品中,有不少都是交通大学历史上,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重要文献实物。
图说:校史馆文物展出现场
120年前南洋公学校史档案(1896-1911)
上海交大档案馆现存历史文书档案(1896-1949年)近2000卷,是记载交通大学历史发展的第一手史料,尤其珍贵的是清代南洋公学时期的办学档案,共计29卷,记载了交通大学初创时期章程体制、教育教学、教员选聘、财务、留学生等方面的办学史实。本次校史馆开幕也精选出了部分留学档案展出。
巨幅交大师生合影照(1900-1983年)
120周年校庆之际,4帧最能体现各个历史时期交大师生精神风采的巨幅照片也在校史馆重点展示,它们分别是:20世纪初南洋公学师生在上院前留影;1934年10月国立交通大学师生庆祝国庆及军训阅操典礼摄影(长达3米);196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全体毕业师生合影(长3米有余);1983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八三届全体毕业师生在老图书馆前留影。
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教科书(1901-1903年)
南洋公学师范院设立后,当时师范生们尝试自编了符合国情、适用教学所需的教科书、教师参考书,共计30余种,尤以《蒙学课本》、《本国初等地理教科书》、《学校唱歌集》等我国第一批自编教科书最具影响,开启了我国近代自编教科书的历史进程。此次展出的是校史研究人员多方搜集到的各类教科书原本三种:师范院学长朱树人编纂的我国近代第一本教科书《蒙学课本》(1898年初版,1901年新订);1902年师范院学生张相文所编我国第一本《初等地理教科书》,是我国近代最早编纂的地理教科书;1902年译书院译印英国莫尔显著、师范院学长朱树人翻译的《格致读本》。
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的博士学位论文(1907年)
1901年8月,南洋公学出巨资选派李复几等4人远赴欧洲留学。1907年1月,李复几完成博士论文《关于勒纳德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研究》,获得德国波恩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也是欧洲授予中国人博士学位的第一人。李复几与其他几位中国早期物理学者首开中国人研究物理学之先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者,成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起点”人物。100年后的2007年11月,李复几之女张薇女士将这份博士论文原件捐赠给交大。
创始人盛宣怀家族家谱(1943年)
该谱由盛枫女士捐赠,系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家族族谱——常州《龙溪盛氏宗谱》,共32卷,16册,1943年敦睦堂木活字本,由盛氏第十五世孙盛文颐总修,十五世孙盛渤颐、十六世孙盛毓琳、盛焘等协修。目前存世稀少,仅有上海图书馆、常州市图书馆有藏。该谱除实录盛氏家族世系资料外,收录盛宣怀及其祖父辈所撰序言、行述、碑记等文献甚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盛宣怀官印“臣河间盛宣怀章”(约1879年)
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1844-1916),长期投身洋务事业,创开轮船、电报、铁路、银行等工商实业,逐渐得到清政府重用,官运亨通,先后被授予署天津河间兵备道、山东登莱青道、天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太子少保、商务大臣、邮传部大臣等要职,成为晚清时期一位财权兼备、亦官亦商的实力派人物。此次展出的印信系盛宣怀首次担任政府官职——1879年11月被李鸿章荐举为署理天津河间兵备道时所用,成为盛宣怀开始由成功经营洋务而逐渐登上政治舞台的见证物。
南洋公学译书院译作精品《原富》原稿图片(1902年)
1902年,张元济先生主持的译书院出版了西方经济学经典著作——严复译亚当•斯密《原富》。该书的首版本目前在国内已极为罕见。这部译著共5部8册,既是当年南洋公学学生的必读教材,又作为一般的学术著作向社会公开发行,立即引起了巨大反响,一时间洛阳纸贵,成为我国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一部重要西学译著。
《南洋公学新国文》(1915-1926年,共三集16卷)
1907年至1920年唐文治掌校期间,极其注重中文,专设国文科和国文研究会,每年举行全校性的作文比赛。唐文治亲自命题、阅卷,并向成绩优异者颁奖。1914年,唐文治亲自挑选了其中240篇,由苏州振新书社铅印发行。1917年和1926年,分别刊印二集与三集。《南洋公学新国文》 是清末民初时期上海交大学生的优秀作文萃编,该书问世后,风行学界,获得教育部嘉许。盛宣怀阅后高度评价:“门分类别,浓淡清奇,无美不备,直可当一部子史菁华录,读洋洋大文,叹为观止。”时人称道:“本编为海内大文章,凡高小以上若专门、若师范、若中学、并女子各种学校,均宜手置一编,交换知识。”该书声名还远播海外,获得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宋庆龄与交大校长黎照寰的来往英文书信(1950、60年代)
本次展出的宋庆龄致交通大学黎照寰校长亲笔英文书信共计74封,写于1952—1966年,时间跨度15年,内容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等,其中三分之一强是对孙中山的纪念和回忆。由于宋庆龄与黎照寰的私交甚好,她在函中流露了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甚至包括对某些敏感问题的看法。信函为我们揭示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宋庆龄纪念孙中山时的思想和活动。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模型
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2013年4月,“辽宁舰”总设计师、交大1963届校友朱英富荣院士回母校参加校庆,为了对母校的培育与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向交大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辽宁舰”模型。朱英富的恩师、我国船舶设计学科的开拓者和船史研究的奠基人杨槱院士亲临会场,代表学校接受赠礼。此次予以特别展出。
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蛟龙号”模型
该模型长150厘米、高75厘米、宽65厘米,由“蛟龙号”总设计师、交大1958届船制系徐芑南院士为母校120周年校庆校史馆改建项目而捐赠。模型将与此前朱英富学长捐赠的“辽宁舰”航母模型等实物展品一起,集中展现交大师生校友在国防科技建设领域的重大贡献,诠释了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精神,也是此次徐汇校区校史博物馆改建后的校史陈展亮点。
来源:上海热线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