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戴从容:为展品在国内安个临时“新家”
人物档案:戴从容岗位:上海海关现场业务二处处长感言:让每件展品顺利入关圆满出展
据《劳动报》报道,天刚朦朦亮,戴从容便轻手轻脚起床,换上制服,完成洗漱,赶在7时前出了家门,直奔“四叶草”。随着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益临近,筹办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上海海关现场业务二处处长,戴从容忙碌却不失从容的身影每天出现在国家会展中心的“前线”。每一件展品的顺利通关和展出,都离不开她与同事们的高效服务。
展会前中后全流程监管
10月15日,上海海关首届进博会现场指挥中心正式进驻国家会展中心开展工作。“这是一支由海关20多个业务职能部门‘全脱产’组成的队伍,”戴从容告诉劳动报记者,上海海关抽调各个口岸现场、业务条线近100名关员,为企业现场办理展品通关、临时查检、视频监控、政策咨询、联系配合、后续处置等各方面的海关业务。
“我们的工作其实囊括了展前、展中、展后三个阶段,”与想象的不同,海关在这次进博会中承担起的任务,并不仅止于货品通关这一项。
戴从容表示,“就我的团队来说,展前阶段,更多的是案头工作,处理各种展品的单据单证,确保细则的实施,通关的顺利。另外,进口博览会以后每年都要办,我们制定的各项通关政策就应当更成熟、更规范,具有延续性。”
展中阶段,则要保证展馆内所有处于海关监管下的货物的安全,且不能擅自移位。同时,一些价值昂贵且相对便于携带的展品,展商往往不愿意委托第三方企业直接布展,这就牵扯到个人携带展品入馆的情况。“譬如珠宝首饰,我们要现场定期核查,参展商当初报备的数量和携带入场的实物是不是相吻合等。”
“展后,大部分展品需要原样运回;对于部分在展中被消耗掉的展品,我们要对此展开征税工作。”她告诉记者,对于那些被国内采购商相中并要购买的展品,被称作“留购”,也就是“展品”变为了“一般贸易货物”。
一转身,新的事情又来了
这段时间,想和戴从容连续聊上半个小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每隔一会就会被手机铃声打断。翻看她的通话记录,每天处理工作事务的电话起码有二三十个,各种协调沟通的大小会议一天也有六七台,“常常一个转身,又有新的事情来了”。每日,她清晨到岗“四叶草”,回到家中已是晚上九十点光景。
作为一名参与过各类大型展会的“老将”,戴从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服务保障大型展会经验。不过由于进口博览会具有布展时间紧、通关时效急、物资进口方式多等特点,在海关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实行了“关检合一”改革的背景下,海关的工作也迎来更高要求。
对此她向记者举例道,原先的展会往往领域相对单一,譬如艺术展、汽车展等。但进博会的展品种类完全可用“包罗万象”来形容,从200吨重的“金牛座”龙门铣,到糖果、鞋袜,又或是纽扣大小的心脏起搏器……品种繁复前所未有。
打造安心通道
在本届进博会上,将有不少预包装食品用于现场散发及供观众品尝,为了让大家能轻松、安心地“吃遍全球”,上海海关提前介入,全力打造一条安全的无障碍绿色通道。
戴从容说:“平常,我们在进口超市里看到的进口食品,都已是完税状态。但展品则不一样。”
为了方便品尝、散发,海关决定参展的预包装食品可免于加贴中文标签,但境外参展商必须作出统一标识。对免于加贴中文标签的预包装食品,应在展览品旁以中文注明品名、保质期、食用禁忌和食用方法的信息,方便观众获取相关信息后,再根据个人体质及爱好作出选择判断。
免于加贴中文标签背后,依然是对疫情疫病严格防控。对于进入进博会用于品尝、散发的预包装食品,海关都会提前开展风险评估和实时监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另外,对于试吃后遗留下的废弃物,其处理也十分重要。“这些境外展品所产生废弃物,不能和一般垃圾一样随便扔进垃圾桶,需要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统一处理,这块后续工作也是我们需要管控的。”戴从容说。
展品有了临时“新家”
记者了解到,很多进博会参展商有将展品继续留在境内进行保税展示的迫切需求。但是按照海关现行规定,进境展览品在展会结束后原则上应复运出境,即使这些展览品希望继续在境内通过保税展示寻觅买家,也必须实际出境“回家”一趟,办结相关手续后才能再次申报进境。
如何在现行监管规定和企业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
戴从容告诉劳动报记者,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为展览品在国内安置临时“新家”这条创新举措。具体做法就是,展会结束后,希望留在境内开展保税展示、继续寻找买家的展览品可以结转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无需实际出境“回家”即可办理结案手续,商品性质就从展览品转化为了保税货物。
此后,就可以按照对保税货物的有关规定开展保税展示等相关业务,由此减少了货物因为实际进出境的物流运输成本,方便企业展后处置。
“我们为企业提供的‘新家’,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成本的节约,更是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让各国参展商对进博会更加期待,更有信心。”戴从容笑着说。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