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三条司法热线:体民情 解民忧 求公正
遇到纠纷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打官司不知如何写诉状、手握职务犯罪线索举报无门……在上海,由“上海12309检察服务平台”“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上海12348法律援助服务专线”这三条司法服务热线组成的“法律服务热线矩阵”,正逐渐改变着司法机关“门难进”“脸难看”的形象。
体民情、解民忧,透过一条条热线,公平正义的司法追求得以彰显。据了解,“上海12309检察服务平台”今年4月28日试运行以来,共接听热线电话726件,其中人工接听610件,自助电话116件;通过网站服务平台共受理3297件,均已作处理答复;“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去年1月2日开通后的抽样回访表明,90%以上被回访人对问题的及时处理表示满意,99.3%的被回访人对热线服务表示满意;“上海12348法律援助热线”去年全年共解答法律咨询25.56万件,同比增长22.12%。
接通电话,就要为群众解决问题
三年前,年近七旬的张老伯因纠纷将他人告上法庭,但法院一审、二审均判他败诉。同年,他又向法院申请再审,仍收到了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书。前不久他听说民事诉讼官司在走完法院诉讼程序后,还能到检察院申请抗诉。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拨通了“12309”。让他没想到的是,接电话的检察官听完他的讲述,立即告知他起草申诉书时应注意的要素,并提醒他要准备哪些材料。
“现在,只要通过一条热线,市民就可咨询或办理所有涉检事宜。”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热线将当场解答市民对检察机关管辖、办案期限、司法救助条件、诉讼时效等程序性、流程性法律问题的咨询,疑难复杂的法律咨询将转至相应业务部门进行处理答复,“只要市民打进电话,凡在检察机关职责权限范围内,都将提供优质服务。”
以司法公开重塑司法公信力
上海法院在对市民信访投诉进行分析后发现,当事人联系不到法官或投诉法官态度不好的占很大比例。“‘12368’平台接到民众相关咨询、投诉要求后,首先由平台座席员解答,座席员解答不了的,由平台常驻顾问解答,或者通过电脑派发工单,请相关法官予以解答。”市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法官接到派发的工单后,必须按期限规定进行回复,如果回复不及时,将会直接在法院内部信息系统首页飘窗信息中“点名”,倒逼着法官们做到“零懈怠”。
同样,“上海12309检察服务平台”不仅对回复办结期限作出了规范,更明确将不定期检查回复质量。而作为上海最早开通的法律服务热线,“上海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已于2011年3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24小时人工接听服务。
“平台不仅集中全市各级检察机关、不同业务系统的检察服务数据,且汇聚所有通道受理、办理的信息,纳入统一的预警监督系统,实现件件回复、全程留痕,通过规范办结期限、不定期检查回复质量,强化自身监督,提升检察服务质量,规范全市检察机关的司法行为。”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规定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司法公开,以此重塑司法公信力。
打造司法服务“开放式+”平台
老年人习惯于打电话,但年轻人更愿意借助网络手段——针对不同人群的沟通习惯,“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除提供电话服务,还采用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窗口服务等途径向市民提供服务。同样,借助“上海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这一平台,上海市司法局在其网站上也专门设计了法律服务栏目。记者注意到,借助网站上的这一栏目,市民可得到法律咨询、找律师、找公证、找调解、找法律援助、找司法鉴定、医患纠纷调解等全方位法律服务。
“热线只是个开始,最终目的是要搭建一个更为高效便捷、全方位的司法服务‘开放式+’平台。”在前不久举行的“上海12309检察服务平台”开通仪式上,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旭表示,市检察院正在申请“上海检察12309”微信服务号。“作为一个开放式平台,检察机关将根据相关技术、检察工作的发展,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通道和服务内容,构建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便民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