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行办学30周年专题展[图]
交大闵行校区老照片:机械楼奠基。 |
交大闵行校区老照片:建造中的学生宿舍。 |
“致敬建设者·共谋新发展”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办学30周年专题展举行。 |
在上海西南的黄浦江畔,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占地近5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容纳3万余名学生的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2017年为该校区建设30周年,“致敬建设者·共谋新发展”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办学30周年专题展近日举行。
上世纪80年代启动新校区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因徐汇校区无法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交大在全国率先启动新校区建设。
1983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批准上海交大建设闵行二部。1984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重点投资的10所大学之一,为新校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1985年7月,二部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建成第一批6.3万平方米校舍及配套设施。
1987年9月,二部工程竣工。闵行校区的首次开学典礼还只有2000多名学生,如今闵行校区已经有学生35000多名。闵行新校区的创建及启用,成为上海交大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2005年闵行战略“大迁徙”
时间进入21世纪,闵行校区的重要性已日渐突出,在“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市”战略的重大机遇面前,扩建闵行校区,并适时将学校办学重心转移至闵行校区,就成为交大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2年,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二期建设正式启动。期间,研究生教学楼、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楼群等主体工程相继竣工落成。
2005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09周年,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闵行战略转移的动员令。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搬迁,至2006年,学校机关部处、直属单位和各大学院基本完成向闵行校区的整体建制转移。
闵行校区建设至2008年,共完成35个单体项目、73.5万平方米校舍建设,完成13.5公里道路建设和近100万平方米绿化工程。至2010年,一所占地5000亩,拥有教学、科研、行政、生活等各类建筑约120万平方米,兼备理工农医文多学科平台,容纳3万名学生,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绿意盎然,环境宜人的综合性大学校园已然屹立于黄浦江畔,为上海交大在21世纪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此外,交大校友及社会力量的捐建,成为交大校园建设的一曲新歌。菁菁堂、光彪楼、光明体育场、逸夫科技楼、陈瑞球楼、木兰船建大楼、伍威权堂、蔡翠菊教学楼、霍英东体育中心、包玉刚健步道……在交大校友、社会各界的持续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建设成绩斐然。
区校联建步入第三十年
随着闵行校区成为学校办学的主校区,上海交大与紫竹科学园区、闵行区建设互动,成为交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起点。
2010年1月10日,我国第一家以新兴产业为主旨的研究院——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该研究院坐落于闵行区紫竹科学园区,旨在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为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出贡献。
2015年4月,上海交大在建校119周年之际,携手闵行区政府、上海地产集团共同建设“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其核心区域位于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一墙之隔的上海沧源科技园,旨在通过多方合作,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今年11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闵行区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和产业化平台框架协议、深化“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合作共建备忘录,进一步开启区校联动、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7.11.16
原文: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举行办学30周年专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