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官方微信】解读| 综合评价试点院校从2所扩容至9所 意味着什么?

28.06.2016  23:31

6月29日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9所上海高校,将陆续进行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简称“综评”)校测。多位专家在采访中表示,从2015年的2所到2016年的9所,“综评”扩容传递出清晰的素质教育导向,释放出喜人的高考改革红利。

扩容”全由“”保障

在上海育才中学校长陈青云看来,从2015年2所到2016年的9所,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院校的“扩容”,从一个侧面说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去年的首次试点效果良好,具有示范效应。

考生、考官“双盲”抽签,多位专家独立打分,录取名单及时公示,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招考全过程的公平公正,是2015年首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赢得公众信赖的“基石”。

复旦、上海交大树立了标杆,更多新加入试点的高校“”字当头,坚守公平底线。譬如,同济大学作出严格规定:凡面试教师及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参加面试的,必须主动申请回避;华东理工大学明确指出,面试专家随机组成,且校测过程将全程录像监控;上海财经大学规定:考生在考场大楼单向流动,考完的学生与未考的学生完全隔离……

上海中夏旭波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晓茂律师认为,从报名、审核、面试、录取等全程引入监督检查机制,杜绝“暗箱操作”,真正实现“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这不仅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留下的宝贵经验,也是全社会对“高考改革”的由衷期许。

▲资料图:2015年6月27日,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考生正在进行面试抽签。(摄影:梅秋武)

校测”折射特色办学理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刻拷问着每一个关心教育事业的国人。

与“钱学森之问”相对应的另一个问题更为现实--“我们的中学要培养怎样的人?我们的高校要选拔怎样的人?

因为高考改革,因为综合评价,人们试图寻找答案。透过各校别具特色的“校测”,可以窥豹一斑。

譬如: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测设置听力和面试两个环节,综合考查学生英语听说水平和综合交流沟通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在面试时,尤其看重学生在物理或化学学科是否具有特殊才能;

同济大学面试专家由建筑学或设计学、人文、理学、心理学、外语类、工学专家等组成,全面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身心健康、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

在华东理工大学招办主任项延训看来,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在于:使高校的人才选拔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更为匹配。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表示,高考改革无论对高中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具有撬动作用。对于高中教育而言,要回归到育人本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而不是一味“刷题”;而对高等教育而言,要通过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等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这也是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人才选拔标准和方式也应不同,这与上海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方向也是高度一致的。”郑方贤说。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认为,扩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试点,将进一步促进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高校将更加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更加有利于办出各校的特色,‘特色立校’必将成为各校发展之本。

▲资料图:2015年6月27日,参加上海交通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考生正在进行面试抽签。(摄影:梅秋武)

不再“分分计较

从2017年起,上海高招将正式采用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新模式。在叶志明看来,从2校到9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扩大试点也承担着“为未来的深化改革先行探索并积累经验”的重任。

从今年各校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来看,考生的“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合成,从高到低排序录取。

这也就意味着,高考成绩不再是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测面试和体现过程性学习经历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为高招选拔的重要组成部分。

破除“唯分数论”,不再“分分计较”,这是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传递出的积极导向。

2016年,长宁区天山中学有不少学生报考了相关院校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在校长潘敬芳看来,考生多了一次投档录取机会,增加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选择性,对学生是一大利好。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校测面试,展现自己的志趣特长、专业潜质等综合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促使高中特色多样化办学,传递素质教育导向,释放高考改革红利。

今年9月,复旦附中的唐欣妍同学将升入高三。作为2017年高考新政的首批亲历者,她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引入表示赞同,因为高招选拔不再是只看“冷冰冰的分数”,而是能看到“活生生的人”。

唐欣妍和几位同学的课题调研显示,综合素质评价等相关政策的推行正在产生积极变化。譬如,参加过社会实践学生的比例从政策出台前的88.10%上升至出台后的92.03%;有80.4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82.6%的家长和93.70%的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截至2016年6月,上海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已建立起1673个市区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为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提供了近32万个岗位。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校门、家门,迈向“社会大课堂”。

有人把2017年高考生戏称为“小白鼠”。对此,唐欣妍并不在意。她说:“有了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改革‘既看分又看人’,也许我们是幸运的‘小白鼠’。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写实性、客观性、真实性,上海已构建全市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有了这一电子平台,从2017年起,各高校可便捷查阅由市级层面统一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并组织专家严格评审,作为自主选拔的重要参考,考生无需自行向高校提交材料。各高校也将提前公布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

在李晓茂律师看来,这也就意味着,多把“尺子”量人才,不拘“一分”降人才,将成为高招选拔的新常态。

▲资料图:2015年6月27日,复旦大学综合评价录取面试环节举行。考生们结束面试后登上接驳大巴有序离开考场。 

【专家提醒】

勿用应试思维对待综合评价

每到“高招季”,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自媒体总热衷于宣传所谓“面试攻略”或“秘籍”。

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说,综合素质重在平时积累,考生根本无需参加以应试为目的的所谓培训,因为高校的考查重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应试能力。他建议考生临考要好好休息,调整心态,以饱满精神状态迎接面试,“这些教授都是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他们会从不同角度来考查学生,希望考生充分享受这一愉悦的过程。

在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郑益慧看来,用应试的思维对待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有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学生的面试表现,绝不是靠一时的培训能够粉饰,专家能够评判出考生的真实情况。当你粉饰过多的时候,反而可能会有负面影响。所以,每位考生只需放松心情,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即可。



    原文来源: 上海教育官方微信   |  发表时间:2016-06-27   |  作者: 洪卫林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xMDcwOQ==&mid=2651443467&idx=2&sn=e18702fbff0b83d111b8ab3e57ebb36b&scene=1&srcid=06275az5iL0do7tGWAIq2l4t%23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