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媒峰会圆满落幕
5月12日,2015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媒峰会在图文56座会议室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联合会新闻中心承办,旨在加强并深化高校媒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高校媒体间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衣永刚老师、校学联主席杨韬,校学联新闻中心,青年研究中心及各校园媒体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纵览全局,深度探讨
会议伊始,校学联青年研究中心代表首先发布了关于上外校媒发展的调查报告,全面而详细的解读了上外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随后各媒体负责人分享了各自的媒体运营经验并就重点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Ø 各媒体需有明确定位及特色
媒体应有准确的自身定位,如《思索志》主推学术文章,《新传快递》定位为社区报纸,《LIVE》杂志偏重文学,新电图主打视频制作。只有独具特色,才得以打动读者。
Ø 内容为王,质量取胜
新媒体时代,线上阅读往往过度关注点击量的比拼,然而阅读量无法完全代表内容质量。媒体仍需立足质量,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
Ø 技术突破
一些校园媒体受技术瓶颈之困扰,如微信平台运营,平面设计制作等缺乏技术指导,却苦于无力改变。实现技术突破势在必行。
取长补短,注重合作
针对校媒运营存在的问题,各校园媒体负责人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Ø 贴近受众需求,增强线上推送频率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团委直属宣传部的任天婵,其部门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立信小信鸽受到立信学生的广泛关注。她称立信小信鸽主要以推送学校活动为主,贴近学生需求,并增加了查晨跑、查课表、预约讲座、十大抢票等功能,将信息整合集中发布并增加至每天推送的频率极大提高了关注度。
Ø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英华动态》朱益男提出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仍需要可感可触可观的媒体。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缺乏评论功能,不利于捕捉受众信息。因此应在保留纸媒的同时多发展线下活动(沙龙等),并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贴近读者
Ø 建议校学联可以整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社团联黄傲及日院提出希望学联中心可以组织培训会共享各家所长,弥补各家之短,提供一些视频制作、线下推广、平面制作的培训突破技术瓶颈。
主席回应,老师箴言
对于今后校园媒体的发展,校学联主席杨韬也表达了他的看法。他提出希望今后上外各校园媒体之间能够建立合作,实现信息整合发布。同时从峰会调研报告中看出校园媒体在内容上缺少专业性和求职类信息,对此学联也将联合专业老师予以帮助和改进。
会议最后,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衣永刚老师对本次峰会进行了总结。他对上外各校园媒体作出的努力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并倡导做媒体不是为了发行,要有理念,有定位,有信仰。在内容上要少一点形式,多一点朴实;少一点空洞,多一点事实;少一点共性,多一点个性。他建议上外的媒体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策划力,而非被动的报道。同时他也希望上外学生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多语种网站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成功举办两届高校校园媒体峰会。本届峰会共成功邀请到三十余位校园媒体负责人及嘉宾,效果显著。在场嘉宾分享了各自的媒体运营经验并就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对促进校园媒体更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学联新闻中心 温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