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明闭幕 剧场演出实现"溢出效应"
31场节目覆盖17区县
■本届艺术节精选26台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葡萄牙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节目,覆盖全市17个区县共上演31场,以平均50元的公益票价,吸引市民广泛参与
3000项公共文化活动
■艺术节期间共计举行3000项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构成了本届艺术节公共文化活动最动人的城市风景
创想周演出创新纪录
■青年艺术创想周期间,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和全国18所大学师生带来300余场活动,观众每日达5000余人次,总计约近4万人次参加
东方网11月15日消息: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明晚落下帷幕。好节目集中,好节目惠民。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万名艺术工作者相约申城,献演45台剧目105场,为城市撑起了艺术的广阔天空。
让艺术走近大众
“人民大众的节日”,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创办以来始终贯彻的宗旨。本届艺术节从10月17日至11月16日,精选了26台来自中国、德国、加拿大、葡萄牙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节目,把它们从剧场推向绿地广场和社区,覆盖全市17个区县共上演31场,以平均50元的公益票价,吸引了市民广泛参与,真正体现了艺术节剧场演出的“溢出效应”。
以虹口国际客运码头为舞台上演的大型歌舞《中国的脚步》、在东方明珠塔下呈现的“爱我中华——东方之光”大型多媒体影像艺术表演、上海音乐厅城市草坪系列户外演出等,将表演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使观众获得了双重视觉享受与艺术冲击力。总政歌舞团的“爱我中华·名家与经典”大型公益演唱会,让中老年观众大呼过瘾,演出现场掌声此起彼伏;荷兰国家芭蕾舞团芭蕾集锦还克服户外演出的困难,将芭蕾跳到了“城市草坪”上。此外,“80后的时光机”钢琴音乐会、越剧名家流派演唱会、国际木偶专场等精彩演出轮番上演,众多节目还分赴金山、奉贤、崇明等远郊地区,旋律、歌声、舞姿遍布全市各个角落,让广大市民真正体验到了节日的欢乐。
全城同乐,艺术节期间共计举行了3000项各类公共文化活动,构成了本届艺术节公共文化活动最动人的城市风景。而“校园行”更是将艺术推进了18所大学,呈现的30多场演出互动活动,为高校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体验。
做文艺创作助推器
经过多年打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从国内原创新作集中展示的平台,“进化”为各地文艺院团节目创作的助推器。本届艺术节的国内优秀原创剧目,占参演节目三分之一。
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用中国审美视角演绎经典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国家话剧院的《死无葬身之地》18年后原班人马悉数回归,经典新演精彩不减,聚焦极境中的人性思考充满力量;孟京辉首次执导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作品《四川好人》,诙谐有趣、感人肺腑。
艺术节也让观众看到了上海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状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老大》、明星版话剧《一代名优》、上海越剧院的《甄嬛》等,无论是题材的多样性、视角的独特性,还是手法的新颖性,都显示了本土艺术家们旺盛的创作激情。
对于青年人才的扶持,同样是助推原创力量的重要一环。本届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在上海戏剧学院再创参演作品、参演人数和观众人次的新纪录。为期7天的创想周期间,包括14部艺术节委约作品在内,国内外青年艺术家和全国18所大学师生带来了300余场活动,其中包括90个舞台节目、50多个讲座和20多项视觉展览,观众每日达5000余人次,总计约近4万人次参加。今年的扶青计划再次为全国各地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在上海展开创想翅膀的平台,其中,参与委约项目的创作、制作、演出人数超过300人,平均年龄不到28岁。部分作品还走出传统剧场、走出上戏校园,来到城市草坪音乐广场、贺绿汀音乐厅、800秀等地演出,吸引了更多专业观众和普通市民观看表演。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