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场发展冰火两重天 定位须一圈一策
2016年,申城商业项目开业数量达29个,新增商业项目体量203.6万平方米。2017年,上海新增商业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过20%。
一边,郊区商业综合体不断新开张;另一边,上海有的商场空置率逐年上升。调查显示,市场供应节奏过快、区域发展不均衡、电商网络购物冲击以及经营同质化竞争等不少问题,困扰着城市商业发展。作为“上海购物”的重要载体,它们如何才能做到“各有各的精彩”?
当下存在“结构失衡”问题
“冰火两重天”,这是许多消费者对上海商业体的直观感受:有的商场热闹非凡,动辄排队;有的则门可罗雀,售货员比顾客还多。
仅仅套用“电商网购冲击”作为答案,并不能回答商业体面临的所有问题。在上海市政协一份名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让上海成为人人向往的“购物天堂”》的重大课题调研报告里,提出了未来的“购物天堂”在当下存在着“结构失衡”的问题。
报告指出,上海目前拥有超过230家城市商业综合体,人均商业面积远超发达国家水平,是东京的3倍。商业面积与常住人口比例远超国际一般规律0.7—1.2∶1,达到3.5∶1。这导致不少商圈的聚客能力被稀释,服务半径、辐射力不断缩减。
而对标国际消费城市,“上海购物”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性商圈。以南京西路商圈为例,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商圈,人均消费额不及纽约第五大道的1/9,国际游客比例不及东京银座的1/7。
结构失衡的另一表象是“城乡二元结构”。大型居住区商业配套特别是远郊乡镇社区商业配套明显不足。不过,这一现象正逐步缓解。
近期,上海郊区商业综合体呈勃发态势。仅去年,超大体量立体化城市空间——万象城在吴中路开业,宝山最大的购物中心龙湖宝山天街开幕,开业至今一直人气颇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些区域的商业空白,商业体向郊区拓展的趋势愈发明显。
改变业态重合的同质竞争
走在一些商场里,珠宝首饰、化妆品、鞋履箱包、服饰,差不多的品牌、差不多的连锁餐厅,以及差不多的商场布局,时常让消费者分不清此商场与彼商场的区别。调研中,中心城区不少商务部门也承认,商业体同质化竞争的短板日益显现。
相形之下,郊区商业体整体上“日子比较好过”,新增商业体也更注重引入实体商业独有的体验式消费,打造混业经营。但目前郊区商业地产的开发速度,也引起部分专家的担忧。十二届市政协委员顾强认为,速度太快,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因为“各区的社会零售总额按人均计算,大大超过了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
无论是“结构”问题,还是“同质”问题,根源可能都来自对“商业行为”的认识上。市政协的调研报告指出,相当一段时期以来,大家认为商业完全是市场化行为,“政府要减少干预或不需要干预”,导致政府对全市商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指导性干预不足。而另一方面,地产开发商又逐利“绑架”商业布局和业态,多重因素累积叠加,导致“摊大饼”“同质化”等问题出现。
专家认为,上海应将商业规划对接融入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上海购物”(2018—2035)长远规划。同时,将商业配套纳入土地拍卖和城市更新的“前置条件”,强化对全市商业布局、业态导向、区域特点等方面的调控干预和刚性审批,杜绝土地出让简单实现“价高者得”,避免不同区域简单的“复制粘贴”,加强对商业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