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统曲艺引爆创新热点 借商业模式走向大众

12.08.2015  09:10

   编者按

  和那些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投入的文化项目相比,预计成本50万元的中篇评弹《林徽因》实在是个小微项目;因为地域特征鲜明,评弹又是一门相对小众的说唱艺术。然而,正是引入互联网思维、开启话题营销这些新的尝试,有望对传统艺术在困境中突围提供借鉴。

  “评弹众筹”之所以具有借鉴意义,是因为评弹所面临的,是戏曲和曲艺在当代的共同处境:经受着市场经济和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冲撞和激荡,承受着影视、流行音乐、网络等现代文化消费方式构成的多重挤压,传承与发展的道路曲折而逼仄。因此,我们希望上海评弹团的众筹尝试能够引发业内的关注和讨论;希望运营模式的改变,能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打开新思路。

  当传统艺术嫁接上眼下最为热门的融资手段——众筹,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上海评弹团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天,该团的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正式建组。对于近年来不断有新作问世的上海评弹团来说,建组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部作品将首次采取众筹的模式来吸收和运作资金。

  所谓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项目并募集资金。眼下,这一概念正被频繁引入文化产业,例如众筹电影、众筹游戏、众筹出版等,但尚未渗透到传统曲艺这样的艺术领域。

  说到这一尝试的初衷,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吴孝明表示:“互联网时代,400年的评弹,这次想换一种新活法。

   评弹不差钱,众筹的目的是求关注

  记者了解到,《林徽因》是上海评弹团一部已经酝酿了3年的作品,由《四大美人》等作品的作者窦福龙担任编剧,以林徽因与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之间的感情为线索串起整部作品,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作品预计成本为50万元,打算分成100股,每股5000元,超过五成的股份面向全社会开放。

  “其实上海评弹团并不差这50万元。”吴孝明告诉记者。评弹在江浙沪一带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上海评弹团每年演出场次逼近5000场,在上海的戏曲和曲艺院团中排名第一。拿出50万元来作为新创剧目的资金,对评弹团来说并非难事。

  不差钱,为何要众筹?毫无疑问,众筹可以带来更多的票房——据介绍,上海评弹团近年来新创作的中篇评弹一般最多可以演出30场,而《林徽因》计划至少要演出50场。但这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吴孝明说得坦白:“我们需要策划一桩事件来制造话题,求得关注,而评弹与众筹的联姻,就是这样一桩事件。”他说,尽管目前评弹的白领观众日益增多,但“满座皆是白头翁”仍然是书场里最常见的景象,评弹仍然是一种小众艺术。如何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圈外人”、尤其是年轻人来关注评弹,关系到评弹这门艺术的长远生命力。目前确定的方针是每人只能认购一股,就是为了尽可能扩大这一事件的辐射范围。换句话说,虽然眼前日子过得还不错,但人们更希望通过众筹,许评弹一个未来。

   借商业模式走向大众,艺术也要有存在感

  听说上海评弹团要搞众筹,很多人甚至从加拿大、美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打电话来询问此事。“照这个架势,如果放开的话可能100股都不够分的。”相关人士这样估计。

  不过,记者从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那里获悉,因为众筹方案尚未正式出台,到目前为止,听说这个消息并且对此表示兴趣的大多还是评弹迷。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光圻不久前就通过朋友找到秦建国,表示想要认购。孙光圻有浓厚的评弹情结,但因为工作在外地,平时进书场听评弹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听说《林徽因》要做众筹,希望以认购的方式来支持评弹的发展。

  尽管如此,有迹象表明,通过众筹来获得圈外人关注的念头并非异想天开。据悉,目前已经有企业闻风而至,希望寻求与院团的合作方式。一家以打造东方女性美为产品定位的化妆品公司已经表示了合作意向,该企业负责人是北方人,此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评弹,得知《林徽因》剧组的众筹计划之后特意做了功课,发现女性题材加上评弹这一充满江南风情的艺术样式与品牌定位非常吻合,便主动找上门来。同样有合作意向的还有一家空气净化器的生产企业。

  “众筹是面向个人的,如果企业有意向的话,接下来第二步可以开展股权经营。冠名也可以是一种方式。”吴孝明这样告诉记者。可以肯定的是,以众筹为开端,一系列现代营销手段将被植入到《林徽因》这个项目中,除了冠名之外,还包括开放式的剧本朗读会、后续版权经营、衍生产品开发、车身广告、订货会、制订演出季计划等。

  现在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众筹《林徽因”的目标并非50万元,而是试水一种商业模式,其背后是观念的转变:戏曲也好,曲艺也罢,传统艺术不仅是艺术,也应该是一种生活和娱乐方式,也应该追求受众的抵达率。只有让更多人看到和接受,艺术才真正有了存在感。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评弹团此番引入众筹模式还有一个功能:检验一部作品的公众接受度。吴孝明打了个比方:“如果最后只有两个人来认购,那我们会直接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