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交大帮扶项目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帮扶是其中重要内容。扶贫日来临之际,记者获悉,在教育部举办的2016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集中推选活动中,上海交通大学帮扶项目被评为“十大典型项目”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一直重视帮扶工作,近年来,该校将帮扶工作纳入省校战略合作体系,并确立了“扶智为主、全力而为”的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学校制订了“定点扶贫机制”,设立了“上海交大对口帮扶专项基金”、打造了“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等专有平台,从医疗卫生、基础教育、人才与科技等方面重点扶持,形成了颇多动人案例。
定点帮扶形成典型经验
交大版“老人与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十一五”期间,该校孔海南教授团队牵头承担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之“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洱海)”,历经十余年见坚守苍山洱海,终于实现了“让海更清”的夙愿。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在云南科技帮扶工作的一项内容,上海交通大学与云南省的定点帮扶工作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王世平教授团队引入了国际领先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为当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园、葡萄生态观光园提供成套的技术方案,并成功申报农业部科研专项“滇西边境山区葡萄错季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并将洱源、宾川等五个县作为示范县,为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的葡萄产业的升级换代建立新模式、树立样板。
在上海交大“恒基金”对口帮扶专项基金支持下,一批批上海交大专家赴洱源开展调研指导,有力促进了果林建设、畜牧养殖技术、作物新品种试验、种植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等。为了让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上海交大建立云南(大理)研究院的成立,成为融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产业化管理、项目引进为一体的平台。
自2012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洱源县,学校设立“行基金”和“梦基金”对口帮扶专项基金,分别聚焦提升中、小学教育水平和资助优秀学生的帮扶项目,在大山中点亮星星之火,燃起希望之光。
上海交大“行基金”专门资助在高海拔地区、艰苦教学点长期执教、默默耕耘的临聘教师。他们收入不高,却是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关键力量。来自炼铁乡纸厂村的康阿发老师虽身患残疾,却独自撑起了海拔2700米处的七里丛小学。上海交大“行基金”搭建了汇聚力量的平台,企业家校友积极捐款,逐步改善了教学点的条件,让贫困学子离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当洱源优秀学子在求学过程中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时,远在上海交大的师生正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圆梦。“自2014年起,学校连续开展“梦基金”一帮一结对助学活动,已有52个教工党支部和个人报名参加,捐款金额25万元,结对资助洱源贫困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工会主席贾金平说,为进一步突破时间和地域限制,建立可以长期开展交流的载体,上海交大捐赠电脑等设备,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分别在洱源一中和洱源三中建设了远程教室。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表示,他们还组织过多期中小学教师实习实训计划,让云南的中小学老师到交大的附属中小学跟班学习半年以上,逐步培养洱源县教育教学的“领路人”和中坚力量;还派研究生志愿者到当地,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梦想,激发起学生对科学和知识的追求。
精准对接,全力推进医疗卫生帮扶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与云南省具有长期的医疗帮扶合作基础,近年来,学校已经推进和完成三轮沪滇合作中“上海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云南基层医院”任务。将学校的医学学科优势和医疗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云南洱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取得帮扶成效的关键。
“学校设立‘心基金’医疗卫生帮扶专项基金,以‘一切从心开始’为宗旨,形成‘专项基金+行动计划’的工作模式,用心服务洱源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吴旦说。
三年来,“心基金”累计投入资金244万元,免费救治了20名贫困先心病儿童;在沪举办3期医疗卫生专题培训,培育150名滇西地区医院管理干部和医护骨干;选派附属医院32名医疗专家,6次赴洱源开展义诊服务和专题讲座,带教和指导洱源医务人员120余人,义务诊疗洱源群众逾600余人次。
高水平的根治手术是为先心病患儿赢得健康未来的关键环节。先心病的救治手术原则上越早实施越好,可以减轻疾病对心脏的损伤。然而,鉴于手术难度,目前部分州级医院甚至省级医院只能对3岁以上儿童进行手术治疗。上海交大附属胸科医院以出色的医疗技术,构建了“生命绿色通道”,治愈了所有受助儿童,其中9名患儿不满3岁,最小的仅7个月。
吴旦表示,下一步,上海交通大学将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推进基层医疗人才成长服务体系,形成东西部医疗卫生事业交流网络,拓宽医疗合作渠道,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聚焦洱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来源:新华网 2016.10.15
原文: 上海交大帮扶项目被评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十大典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