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号课题" 专家:基层社区的定位终于扭正了
专题:上海之道·深改突破治理创新
上海“一号课题”又有新破题,关注上海一举一动的南京也颇感兴奋。南京在社会建设方面经验丰富,鼓楼区是全国最早开展社区建设的城区之一,一些经验在不断推广。2个月前,南京又出台《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此前取消GDP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要逐步淡化街道的经济发展主体责任,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对玄武、秦淮、建邺、鼓楼四城区各街道和其它区建成区所在街道相关经济指标考核。
江苏省原社科联党组书记、长三角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和南京市社科院发展研究所所长许益军两位专家,常年关注社会治理,多次参与了江苏及南京社区体制改革战略研究和政策制定。
社区工作重心回归令人欣慰
记者:今年初,上海市委把“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确定为“一号课题”,经10个月调研,上海拿出了“1+6”文件,其中干货让人“为之一振,眼睛一亮”。如何看待上海这种基层治理体制的全面转型?
张颢瀚: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基层社区的职能定位终于被扭正了。
记者:此话怎讲?张颢瀚:就某些方面而言,街道、社区有时更像是一个“商业组织”。曾几何时,违背城市整体规划的乱开店、乱搭建,有些地方存在的黑色小作坊、假冒伪劣产品生产源头等,我想其中是否有利益捆绑?经过长足发展之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如果一直唯经济指挥棒而转,街道不仅面临20余项经济考核指标,而且街道经费很大一部分来自财税返点,很难腾出精力真正为百姓服务。举个极端点的例子,曾经有位朋友说,他所居住的小区,整整3年没来过的“小巷总理”突然到访,原来是为拉票来的。我想,这次上海和南京是彻底转型了,是真正将工作重心回归到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这些街道和社区的天职上来了。
记者:方案既定,就看落实。现在,南京与上海一样,都面临着如何进一步转变职能、激发基层活力的课题,这当中潜力有多大?
许益军:南京这两年动真格。2013年8月,南京主动为社区减负,取消了25项工作任务与指标、41项市(区)创建达标评比。2014年10月的《方案》则划清街道职责边界,明确街道应担负起统筹城市管理、组织公共服务、指导社区建设等5大项职责。另一大亮点是强化群众满意度评价,明确街道、社区考评中,群众主观评价权重分别不低于50%和70%。真正是好戏在后头。
一门式服务沪宁经验可以互鉴
记者:上海此次改革后,街道机构设置从原先“向上对口”,转为更多“向下对应”,内设机构由原有的11个至15个精简为8个。在这方面,南京与上海有哪些经验做法可交流?
许益军:目前南京对建设“智慧社区”决心很大。比如,民政和劳动保障方面的信息数据过去是彼此割裂的,而“智慧社区”就是要推动数据间的整合、贯通。南京已明确,不再新开条线平台,对于不愿整合的信息平台,予以资金切断。此外,为提高政务服务运行效率,南京已在栖霞区试点“全科社工”,将以往跨越民政、计生、残联、老龄、劳动等8个部门行使的98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整合在一起,无论百姓办理何种事项,都在同样的窗口,由社工“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办结。我认为在这些方面,上海和南京都可争全国之先。
张颢瀚:我倒有个建议,希望上海和南京能够借此次基层体制改革率先破题。上海和南京的街道、社区已明确不再直接发展经济,但对于属地内的加工企业、卖场等,我建议建立“社区负责制”,由社区担负起监督职责。街道和社区与经营脱钩后,有必要考虑增加其新职能来减少收入损失。譬如,对于举报社区内假冒伪劣和问题食品的,给予奖励,否则予以罚扣,实行“举报即无责”的新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