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成立 陈凯歌出任首任院长
“110年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电影重镇。”这句话,昨天被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无论学校教授、业界专家、政府相关机构领导,都会提及上海与电影的不解之缘,以及电影在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昨天,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由著名导演陈凯歌出任首任院长。而由仪式前后透出的真知灼见来看,与其说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里二级学院的成立,倒不如看成是上海电影整体产业的又一次升级动作。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上影股份正谋求在A股上市,助上影集团完成全产业链的闭环。
从现在起,一方以人才培育与学科设置为主,一方谋求全产业链发力,可以说,在电影发展的前中后三端,上海电影正在全面升级。
学科交叉优势,上大不走传统电影学院老路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为何新学院的名称略显繁复?上海大学校长罗宏杰一番话道出学院的定位,也恰好表明上海电影产业布局的又一招好棋。
“这其实就是一个创新。”罗宏杰说,这样一长串名称表明,学院既是上海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但以“上海”为名,又标志着它有相对独立性;既能包含一所综合性高校对电影单一学院的支持,又能像一所独立艺术学院那样拥有相对自主的权限。
在北京有中央戏剧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齐头并进,当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成立的消息传开时,有舆论认为这是上海要向北京看齐,在上海戏剧学院之外再成立一所专门培养影视业高端人才的学院。当新学院揭开面纱,上海电影在人才培育方面的布局也浮出水面——上戏是孕育知名演员、导演的摇篮,而上大上海电影学院则是孵化电影综合性人才、着眼电影全产业发展的基地。
罗宏杰证实:“上大上海电影学院会在拍电影的每个环节都有人才孵出,且肯定会以交叉学科为优势,不走传统电影学院的老路。”因为在当今电影市场大繁荣的大背景下,电影核心构成已不仅仅局限于导演与演员这两个传统意义上的要素了。对于上大来说,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与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都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前者可当教学实践基地,后者可作非学历教学的错位补充。加之陈凯歌院长本身的边际效应和其引入的国际师资力量,都将助力上大上海电影学院走上一条与上海戏剧学院错位共生的道路。
至于“上海电影学院”的六字院名中是否藏有复兴上海电影的野心?罗宏杰校长坦言:“用人才支撑上海本土电影大制作的力量,这是我们的责任,毋庸置疑。”只是,在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之前,扎扎实实做好学科研究与人才培育,是为第一步。
全产业链发力,上影借力资本市场升级发行优势
就在5天前,上海影坛的巨擘上影集团上影股份预先披露更新。上影股份宣布,将于今年秋天上市,拟于上交所发行股数9350万股。这意味着,上影集团将在传统的内容生产之余,围绕"上影出品"、"上影市场"、"上影片场"全面发力。
身为老牌电影公司,内容生产从来都是上影的立足之本。今年下半年上影集团的项目列表中,首先是两部动画片。《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已定档于8月7日上映,《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也将于9月3日之前与观众见面。其余电影项目还包括成龙主演的《铁道飞虎》,李仁港执导的《盗墓笔记》,陈嘉上监制的《九州·华胥引》,由王家卫导演、根据金宇澄小说改编的《繁花》,徐克导演的《法门寺密码》等。
而作为上影集团市场板块的上影股份,则将通过上市借力资本市场,以完善现有的"专业化发行+综合型院线+高端影院经营"模式。目前,上影旗下联和院线影院总数为230家,覆盖全国22个省区市,90座城市,银幕数1204块,2014年票房收入22.74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约8%。上影下属发行公司去年共发行影片33部,参与发行的影片总票房为34亿元,直接发行票房为17亿多元,占全国发行总额的5.9%。未来3年,上影提出,电影发行业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0%,联和院线市场份额将达到10%的目标。这些,都是上影股份在上市之后的战略部署。此外,据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透露,上影旗下的车墩影视基地,已跟英国松林、德国巴伯尔斯堡、美国特艺签约联合打造拍摄基地,并在今年下半年开工。
昨天的上大上海电影学院成立仪式上,有学者提出,一所具有强大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的电影学院可为上海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界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而一个拥有深厚底蕴、强大市场的影视集团又可作上海电影产业的强力牵引。如今,这两方面分别找准定位,可谓上海电影发展众望所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