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一批青年良师赢得海量“粉丝” 且听“青春对话”

16.01.2017  10:01

原标题:新思政之四| 且听“青春对话”,沪上一批青年良师赢得海量“粉丝

  14日一大早,崇明新河镇新建村周家院子里,20桌的喜宴正在紧张布置中,其中一桌是专门为上海杉达学院学生准备的。原来,今天的主角,29岁的新娘子周丹,是杉达人气超高的辅导员,她的学生们早早就闹着,一定要来喝老师的喜酒。其中,已经在福建工作的毕业生许由钗,此前专门来电:“老师,再远我也赶过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教师,在高校辅导员的岗位上、思政课的讲台前崭露头角,赢得“粉丝”无数。

  和周丹一样,他们与青年学子朝夕相伴,是老师、学长、大哥大姐,更是知心的朋友。为学生解疑释惑的同时,他们执著创新,学习成长,成就着高校“青椒”(青年教师)群体应有的使命担当。

  且听,这场盛大的“青春对话”。

   青年教师频获“偶像级”待遇

  400人自发为他唱响《生日歌》?获得这“偶像级”待遇的,是东华大学“85后”专职辅导员王乔松。当时,小王老师所带学生的毕业典礼正逢他生日,400名学生同声祝福,美好的歌声在礼堂回荡。

  他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条学生毕业前发给他的短信:“松哥,真的很幸运,在人生的这个节点上,您是我的辅导员。

  “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喜爱,是做辅导员最幸福的事”,对于这样的爱戴,王老师心中也是满满喜悦。

  说起入党启蒙教育,很多人会将它与枯燥和乏味联系在一起,而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同学们却不这么觉得,因为在他们第二课堂的《让大学留下红色脚印》课程里,王乔松老师总是讲得那么精彩,引人入胜。在7年多的辅导员工作里,王老师始终坚持辅导员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在学生党支部中开辟“风言锋语”党员讲坛,引导学生党员就国内外社会热点进行深入交流,已成为学院党建工作的品牌项目。

  爱是教育的前提,自担任辅导员的第一天起,王乔松几乎没有正点下班,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尽量多地与同学们交流。辛勤的耕耘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松哥”。

  越来越多“青椒”在思政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并非偶然。据统计,上海高校共有专职辅导员4200余人,其中4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82.6%,工作年限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辅导员占63.64%,硕士生比例为62%,博士生比例为4.4%,整体呈现年轻化、学历高、素质强、业务精的特点。他们不断创新教育内容、方法,以“近距离,深交流,新技术”,赢得喜爱与追随。

  一条微信,阅读量达到“10万+”?这奇迹发生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辅导员曹卢老师身上,他毕业留校工作仅仅两年。

  他创办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偶滴大森啊”,现已拥有近7万粉丝;创办网络电台“大森电台”,已开办300多期,下载量累计达数十万次;他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大森哥”,被网友戏称为“网红辅导员”。

  当辅导员,怎么想到开公众号的?“考虑到大学生普遍对行业了解不多,我有汽车专业背景,主要想运用大众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来推介汽车文化,进行专业行业推广。”就这样,2014年8月,曹卢迈出了尝试性的第一步。之后,由于学生响应之热烈超出预想。他决定对公众号内容进一步扩容,将其视为与学子谈心互动的又一功能平台。于是,“我说的也许不对”等栏目诞生,“我只是告诉你我的看法,你可以选择不认同、不接受。”这样的亲和力,赢得越来越多学子青睐;他阐发的大量关于人生、情感、生活等话题的见解,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青年,如何为青年人生引航

  自己还是青年,如何为年轻学子人生引航?许多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用自己的实践,走出一条路。

  思政课政治性强,理论要求高,给教师授课提出不小挑战。怎样把这门“最难讲”的必修课上好?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最年轻”的教学团队,平均年龄不到45岁,他们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活跃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讲台上。经济学专业老师陈琳,就是其中之一。

  几天前,在英国牛津大学访学的她,独坐伦敦的宿舍里,为学生的一封邮件动容。

  “老师,之前与你关于垄断的讨论,我思考了很多,决定休学一年,去大企业实习一年,观察了解,再回来继续学业,你有什么建议吗?”写信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小林,此前上完陈老师的课,就始终与她邮件交流。“每次看到学生的来信,我都有种很复杂的正面情绪,不仅仅是高兴。”陈老师说。

  许多学生都记得,陈老师每学期开课,都会以《沉默的动物》一书启幕:“我们体内这个沉默的动物,既可能展现出贪婪、自私和残暴这些所谓的‘兽性’,却也是璀璨文明史的创造者。我们这门课所关注的,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让这个‘小动物’更多地展现‘文明’,而非‘兽性’;而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大背景,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鲜活的当代中国。

  之所以如此开启概论课,还有一段故事。2012年9月,刚刚留校的她上这门课,向同学提问,“如果你是复旦校长,你想做什么?”有位男生站起来说,“我想让思政课变得更好”。“当时有点蒙,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正是那一刻,促使她更投入钻研,也才有了这段被不少学生津津乐道的开场白。

  “我想,这是我对4年前那位男生的回答,更是对4年前自己的回答。”在讲台上,与上百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思考,成为她选择的教学方式。思想教育润物无声,心灵互动拉近了师生距离。而拓展性阅读,看其他学科对社会问题的解读和方法论研究,向教学团队的前辈请教,也成为她备课的底气。

  在牛津访学交流的日子里,面对更加剧烈的观点碰撞,更加前沿的思想理论,陈老师贪婪地学习,她将在今年九月回国时,把这些思考带回到《概论课》上。“一定程度上,青年人的困惑或许正反映当前社会纠结所在,我们将人类思考过、中国思考过的问题,以知识点的形式传递给青年学生,启迪他们思考,促进热情与智慧迸发,共同来解答自己的问题,社会的问题,”陈琳说,“思政课的闪光点,不正在于可以带动这个宏大的良性循环吗?”这样的认知,也令陈老师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创新机制,专家带教,共同“造星

  同济思政名师带教“青椒”,成效初步显现,一批深受学生欢迎的“新星”升起。

  李占才教授有多牛?有学生这样回答:“上同济不听李占才的课,就算白上同济了。”因为他的思政课讲得实在是“好极了”:上课激情澎湃、旁征博引,将思政理论讲解得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出彩的思政教学,为他赢得了一系列荣誉,不过,李老师不满足。“日常的思政教学是主课堂、主阵地,我们要让大家的课都讲得好才行。”这是他身为思政战线上的一名老兵长久以来的心愿。

  2015年,他主持的校级研究课题获立项,项目名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实践模式研究: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实践探索”。早在课题申报之初,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有6位青年教师自告奋勇地报名参加。

  思政课堂上的感染力源自何处?在李老师看来,“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真的信仰。”他说,如果我们老师心里想的是一套,课上讲的是另一套,没有真正的信仰,何来课堂的感染力呢?他总是适时启发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入思考,因为这是上好思政课的基础。

  文化为魂,制度为本。近年来,本市加强思政教育教师队伍梯队培养,在高校“曙光计划”、“晨光计划”、“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中,都单列思政教师序列,为其专业发展提供平台。2009年起,还专门推出了针对思政中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项目——“阳光计划”,每年通过持续性的课题资助和跟踪培养,发现人才、孵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