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盂县42万亩农作物秸秆废为宝
虽是寒冬,近日,记者在山西盂县东梁乡南蒋村村的农田里,农民们仍忙得热火朝天。伴随着机械的阵阵轰鸣,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捡拾打捆机上演“拿手绝活”,铺在地面的秸秆被机器上的捡拾器捡拾到舱内,被截断粉碎成小段,再由绳子或丝网打成方捆或圆捆,落到地面上。“我花10万元购买的玉米打捆机每小时可打捆玉米秸秆12吨,用每天10小时的工作时间算,每天可打捆120吨秸秆。”南蒋村村委主任邸忠忠向笔者介绍说,这些秸秆除去一部分留在田间成为土壤的有机肥料外,其余成捆的秸秆被车运出去,一部分成为农户的自用燃料,一部分搅拌成喂养牲畜的饲料喂牛、羊。
今年9月山西盂县被农业部列入首批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综合施策,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和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科学合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今年全县42万亩农作物秸秆实现综合利用,秸秆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在实行批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盂县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严禁秸秆露天焚烧。通过政策鼓励扶持,引导农民自主自觉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利用政府1000万元补贴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照“谁利用秸秆、谁实施还田、谁享受补助”的原则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主体进行补贴。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县实现秸秆还田18万亩,其中:直接还田15万亩,堆沤腐熟还田3万亩。每亩补贴30元,共计540万元;扶持规模养殖企业17个,年处理秸秆6万吨,合计补贴300万元;扶持食用菌基料化利用龙头企业,消化秸秆200吨,给予技术引进与研发补助资金10万元;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龙头企业回收利用,处理秸秆3万吨,补贴120万元。
为提高农民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盂县采取举办培训班、进行现场教学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人数200人次以上。在此基础上,盂县制定秸秆还田规范标准,对秸秆综合利用亟需的农机装备应补尽补,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养畜过腹还田等顺利进行。同时,盂县进一步提高肥料化、饲料化综合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秸秆生物质能发电、秸秆食用菌种植等能源化、燃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工作。
盂县将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管理体系。鼓励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根据当地秸秆可收集量和运输半径,因地制宜建设秸秆收集储运站,配备秸秆捡拾压捆机、打捆包膜机等机械设备,集中收集加工秸秆。鼓励农户购置大马力拖拉机、秸秆粉碎机、旋耕机等还田设备和新增高性能饲料收获机、捡拾打捆机、裹包等设备。对在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奖励性补贴。西烟镇南社村养牛大户赵二明,花30万元购买了拖拉机、打捆机、收割机等5台大型农机,他主动承揽了1万亩秸秆捡拾压捆回收。他说:“1万亩地秸秆经过压捆机处理后,可生产5000多吨牲畜用草,我家200头牛今冬明春的饲草就全部解决了,政府给的补贴使我收入大增。”
通过推行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离田收集9万吨,农民直接增收720万元,同时可减少化肥投入640余万元;机械还田、打捆等作业,可增加劳务收入近540万元;四是秸秆养畜消耗秸秆6万吨,可节本增收近400万元。同时使1000多名农民在家门口的就业。
通讯员 梁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