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吃心:杭州二吃 一俗一雅
一早出发,到杭州饿坏了,先就近找了家知味观,吃碗片儿川垫肚子,雪菜笋片用猪油炒出来,没有不香的道理。
片儿川 ,因宋室南渡、定都临安而带来的北方面食,带着北方话的儿字音,我很爱的,之前在西溪喜来登和悦榕庄吃的两款都不如意,回复:西溪 可见,下次一定要专程来吃慧娟菊英奎元馆……
绕开香火旺盛的灵隐,去永福寺,从下天竺走到上天竺。
“三寺相去里许,晨钟暮鼓,彼此间作”,若游人稀,可见三竺空濛。
半途路过法云弄,古朴村落深藏奢华酒店——安缦法云,五千块一晚的酒店住不起,吃吃总可以咯。
蒸菜馆是清心寡欲的农家菜:
茶园卤香干、杭州蒸三鲜、什锦斋菜、竹林炒蘑菇、安缦炒饭。
精细也清淡,吃出一丝返璞归真的味道。
有心与菜肴搭配,店家用到了天竺筷,旧时灵隐、天竺一带的农民将天竺山的细竹截成筷子,并镶上银头,由此得名。
路边摊,买了15块一斤的无花果,甜蜜又清新、柔软又多籽的小东西,不用配鹅肝,单吃就很开心。
晚餐在桂语山房和黄龙饭店间纠结了一会儿,最终决定去“百年老店,杭菜之源”的杭州酒家。
老字号的店面是新设计的,颇不俗,服务的姑娘小伙也不错。
虾籽干丝,朴素鲜淡;
酒酿焐三包,南瓜地梨被醪糟温润的感觉真好;
宋嫂鱼羹,应该……不及楼外楼吧?
果木泥烤叫花鸡,请客人用榔头敲开的噱头可不能少:清脆一响,童子鸡献身,寓意吉祥,举座皆欢。
这道其实徒有荷叶污泥的叫花子外表,内在早已改造成了现代化的不锈钢内胆,重复使用真环保。
马蹄响铃,添了馅料,改良蘸酱,不大欣赏。
木郎紫苏鱼头,这道不用点了。
松丝汤包,细闻真有松针味道,而汤包只是普通的汤包。
清汤鱼圆,白白胖胖的竟然入口即化!
梁实秋写过:
做鱼圆必须是活鱼, 斩鱼一定要用木头砧板,这样木纹可以夹住看不见的小鱼刺 ;
不加任何淀粉,肉打成糊,直到筷子插入鱼泥可站立不倒;
羹勺一抹从拳头逢中挖出鱼丸,未必滚滚圆, 洁白娇嫩,柔软蓬松,没有一丝鱼腥,简直比豆腐还嫩!
我觉得杭州城里好吃的还有凯悦的湖滨28,下次去吃四季的金沙厅,回头再发吃!
假期快要结束,内心有点忧伤,已经加了三天班……欢迎关注, 一片吃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