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校庆系列学术报告会举行

22.05.2015  11:42
      为庆祝学校108周年校庆,发展规划研究中心与学校有关单位协作,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为主题,举办了系列学术报告会,开展相关学术沙龙和研讨,获得了师生的好评。
      香港大学李军博士以“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与中国的大学模式”为题与同济师生分享了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刻见解。李军指出,近十余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不仅体现在大学数量和规模的扩增,也体现在教师学术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学者有能力用外语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些都应值得肯定。然而问题同样存在,李军认为,中国大学太过注重排名,期望挤入大学排行榜的前列,以此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他将此归结为“后殖民心态”,即“缺乏自信,以他人的标准作为衡量的依据”。李军不乏乐观地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应当拥有自信,“仅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全球拥有470余所孔子学院,800多个孔子课堂,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了不起的成就”。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基本趋势,但在国际化浪潮中我们要保有自己的特色,他敏锐地察觉到一种新的中国大学模式正在兴起。李军博士的精彩演说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大家就中国大学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中国大学的新兴模式与李军博士展开对话。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Ruth Hayhoe(许美德)教授的报告介绍了自己的新书China through the Len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重点介绍了收录其中的若干篇目。她认为,解释后发国家高等教育的主流理论是“依附理论”。来自宗主国或者与之关系密切的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被移植到后发国家,形成路径依赖。这个移植的高等教育系统要么容易被宗主国控制,要么很难与本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实,往往沦为二流大学。该大学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但是这个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大学系统。中国大学从源头上是多样化的,并没有陷入“依附理论”的窠臼。她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先后学习了美国、德国、日本和前苏联的模式。与西方大学强调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不同,中国大学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知识自由与社会责任。这个大学模式延续了历史上高等教育(太学、国子监等)依附于国家政治的特征,不过相当一部分大学知识分子拥有知识自由,大学在政治功能之外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社会责任。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巴特尔教授为我校师生奉献了一场有关“剑桥大学何以造就科学精英(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精彩讲座。拥有蒙古族血统的巴特尔教授一直对民族教育很感兴趣,他给自己的学术定位为“守望者,自觉者和理解者”,希望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高等教育。他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指出了英国剑桥大学能够培养出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三层面因素,即宏观、中观和微观。在宏观层面即国家对大学的捐助,中观层面即大学与内部组织机构,提出了剑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微观层面即教学与生活,在“智性”和“感性”中寻求平衡。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院校研究主任常桐善博士带来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评估”学术报告。常桐善博士聚焦于加州大学系统本科生就读体验调查的实践,指出学校各级行政、教学单位要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资源等各方面扎实做好学生服务工作,多为学生提供研究机会。提高课程多样性,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多种需求,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转变传统的“输入—输出”评估方式,针对学生的学习体验、成果进行质量评估,构建强大的院校智能体系。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赵炬明教授提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术报告。赵炬明教授系统介绍了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学习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根基。他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包括SCL课程设计、SCL课程与教学法研究、现代教学技术、混合课程的设计与方法和学习效果测量,大学教学学术研究、SCL校园设计与设施设备和SCL学校的组织与管理可以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
      与会师生高度赞赏了本次系列学术研讨会是一场场思想的盛宴,认为定期举办“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议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帮助师生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能力,扩大同济教育学科影响力,同时为同济大学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输送思想,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