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向善的“宝山好人”
今年的9月5日是第五个“国际慈善日”,一早,家住罗新小区的王林赶往红十字会捐款500元。他说,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关注与参与。
今年33岁的王林,2005年离开家乡来上海发展。这一年,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上的流动采血车,王林参加了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无偿献血已成为王林的一种习惯,也是他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至今他已无偿献血40次计205单位,捐血总量达41000毫升。
2005年的第一次献血经历,让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红十字会,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途径,他了解到红会开展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他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公益志愿者,要做善事、做好事的决心。他说,参加了几次志愿活动以后,看到了更多细节。很多志愿者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早出晚归。看着一张张晒得通红的脸和汗水湿透的衣裳,我觉得他们是最美的人。所有,我要做一名志愿者,做一名坚定的红十字志愿者。因为,我在这里可以得到心灵的快乐与满足。
2007年元旦,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那时,罗店镇红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捐献知识还都不了解。每次,只要红会开展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向大家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他以自身经历,向大家讲述自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过程,他还把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内容剪贴成册,带到活动现场给大家看。截至目前,罗店镇已经实现造血干细胞入库登记245例。
2013年,他又参加了上海市血液中心的志愿者培训,成为一名注册志愿者后,他又在流动采血车上开展志愿服务,至今服务时间已逾500小时。已通过了志愿者上岗中级培训后,他正以更饱满的热情参加更多、更丰富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看到罗店龙船广场上,有人在发放遗体捐献的宣传资料,他也要了一份,当场就填写了捐献登记表。他斩钉截铁地表示,人在过世后遗体器官既能被用作医学研究,又对于那些身患绝症和遗传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希望,这很有意义,我的妻子一定会支持我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虽然收入不高,家中还有未成年的子女需要抚养,但他仍然把积攒下来的“闲钱”,捐给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据统计,他的公益捐款已累计逾万元,其中日常捐款约6600元,向云南鲁甸地震、江苏盐城风灾、市红会“爱心行动”、“中国扶贫日”、“中国首个99互联网公益日”等特定事件或活动,他都参与捐款。他还曾向宝山图书馆及四川受灾地区的学生,捐献图书100余册。他表示,自己小时候,由于家境的关系,读书不多,没能很好地完成学业,一直感到非常遗憾,现在有能力帮助孩子们学知识,也算是一种心理上的慰籍吧。
王林说,做善事不仅是一种精神信念,更是一次次传递爱心的实际行动。成为公益志愿者,在做善事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接下来的人生方向,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最终成为胸怀宽广、内心强大的人。
2016年,在“宝山好人”评选活动中,王林因他突出的善举,荣获“宝山好人”称号。
(宝山区红十字会 李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