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9所高校综评录取改革试点 心理专家首次参与

30.06.2016  11:40

  参加“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9所高校昨天起对入围考生陆续开展“校测”。

  在复旦 “校测”中,专家组与考生组的配对由纪检、监察人员临场抽签决定,在交大,考生组与专家组在监察人员监督下分别进行双盲抽签。校测周密部署,但对考生来说面谈过程还十分轻松。在交大,不少考生说:

  [气氛也挺好的,基本上面试出来都是笑着出来的,教授们会抓一些弱点,比如我的语文差,教授们就问为什么我的语文差?]

  [比较轻松,简单不简单,大概你的生活有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主要看简历,像我是自己把话题往专业性上套。没有很奇葩的问题,比如看到你的简历上有运动经历,可能会问点运动当中带给你什么,简历当中有很多材料,会就这些材料对你提出问题]

  [比如你自身的哪些素质是符合这些专业的要求,这些专业有什么特点?有一轮是你的科创进行谈话,有一轮是对你的经历进行谈话。]

  除复旦、交大外,其他7所高校都是首次参加综合评价录取,上外除了面试以外,还专门设置了听力环节。华理工通过对知识结构的面试,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兴趣,比如有问到“机械波与光波的区别是什么?”、“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为什么不能再高一点?” 同济还引入心理学专家,对考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赵娟说:

  [我们会问他当你遇到压力的时候如何应对,比较有成就的事情,遇到挫折时怎样让自己成长,会侧重这方面问题]

  在“综合评价录取”中引入占比30%的“校测”环节,释放出高考改革的积极信号。考生们更是有直接的体会。

  [当然是有好处,第二次机会,如果高考有点小失误,可以在面试这个环节发挥的出色一点]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学校也可以综合的看待学生,不仅仅从分数上来看,也可以从价值观等等,考量他的其他一些特质]

  以上由东广记者刘康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