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场读书活动吸引市民 93岁翻译家现场"译诗"
4月24日消息:雨水难阻爱书人热情,书香满城穿透雨幕。昨天是“世界读书日”,申城百余场读书活动吸引市民欣然前往,又恰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以莎翁和与他同年逝世的中国戏剧大师汤显祖为主题的阅读活动更是成为亮点。在“思南读书会”,93岁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译者屠岸与《汤显祖戏剧全集》英译本译者之一张玲同台对话;“思南书集”中,“解放书单”立牌上的推荐内容成为很多读者的阅读指南。
无论是屠岸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还是《汤显祖戏剧全集》英译本,起点都与上海有关。“上世纪30年代后期,我借住在上海姨母家中,表兄在光华大学英文系求学,我经常看他的《英国文学史》、《英国诗歌选》,最后反而是我爱上了莎士比亚。”后来,考入上海交大的屠岸住在如今的淡水路复兴中路,附近有家叫“古今书店”的旧书店,他在书店看到一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英文原版,那是1904年伦敦德拉莫尔出版社出版的夏洛蒂·斯托普斯注释本。“莎士比亚的语言在英语中属现代语言,但他的现代语言和那个时代的语言还是有些差距。看了注释,我更能理解诗的内容了,就产生了翻译的想法。”
张玲是《汤显祖戏剧全集》英译本主要译者汪榕培的博士生,2003年,考入老师门下的首次会面,谈的就是汤显祖作品翻译,“当时老师就说,一定要在2016年前完成汤显祖全集的翻译。”张玲说,汪榕培1996年就开始翻译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此后他独立完成了《牡丹亭》和《邯郸记》的翻译,带领门下弟子完成了《紫钗记》、《南柯记》和《紫箫记》。2014年,由他主持的国内乃至国际首部《汤显祖戏剧全集》英文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而屠岸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问世70年间不断再版,最新版本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昨天推出的线装本,每次再版,屠岸都会再做修订,"宣纸、繁体字、线装,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次用这样的形式出版西方翻译作品。这是一次中西文化的相遇,中西合璧的创举。"
中西文化的碰撞在读书会尾声演绎出最美的相遇--张玲诵读《牡丹亭·惊梦》中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再读英语译文。屠岸现场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先背英文,接着再译,台下读者有的轻轻应和,有的翻着纸页已经泛黄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对照聆听。93岁的屠岸背起英文原诗流畅敏捷,诗句仿如融入他的血液,却在背诵自己的译文时"卡壳"了。停顿片刻,他现场发挥重新翻译了诗句,韵脚意境甚至更妙,引来满堂喝彩。"我被屠岸先生彻底迷倒了",有读者这样感慨,"一个人一生中的70年都在翻译莎翁十四行诗,这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读书会散场,有人步入"思南书集"继续选书,更多人等待着下一场阅读之约。仅在"思南读书会",昨天就有两场活动连续举办,导演张艾嘉带着新书《轻描淡写》而来,老少读者塞满了"思南文学之家"两层楼面。在上海书城,同样固定每周末举行的"全国新书发布厅",迎来科学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通史》首发,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与读者侃侃而谈。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在上海图书馆,曾任三联书店总编辑的资深出版人李昕与读者畅谈"今天我们怎样读书"。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则来到长宁区图书馆讲述"如何回望鲁迅"。
更多的阅读场景发生在普通的城市空间。在"带一本书坐地铁,寻找和我们一样的你"活动中,30名志愿者分别乘上地铁1号、2号、4号、7号、10号线,寻找在地铁上阅读的爱书人。志愿者发现的"地铁书虫"中,最小的五岁,最年长的年逾七旬。入夜,"疯狂朗诵夜"、"阅读10×10主题派对"等还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