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13.11.2015  18:43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指的是天体运行所呈现的景象。古人夜观天象虽然大都用于占卜吉凶,但这些关于天象的记录却是天文学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源。可惜的是,这些记录大都散见于各个时代,而且有的记录深奥难懂,为研究、继承中国古代天学遗产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近日,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华大典》之《天文典》(5卷)终于付梓,并于11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发布会。这部1000多万字的巨著汇编、甄选了中国历代古籍中最有价值的天学记录,再现了中国辉煌的天学遗产。  

天文典》弥补天文学类书缺失

天文在中国古人的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引《易经》说:“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可见“天象”经常和“吉凶”发生联系。由于古人对天象吉凶的重视,所以历朝历代典籍里都留下了丰富的天象记载,《史记》还有《天官书》专门记载天学知识、天象、天文事件和星占。在科技史研究的推动下,过去虽然有很多天文资料汇编性质的书籍出版,但缺少汇聚历朝历代、网罗广泛的大型类书,这次出版的《天文典》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失。  

《中华大典·天文典》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负责编纂,研究院院长江晓原教授担任总主编,包括《历法分典》、《天文分典》和《仪象分典》三个分典,编纂耗时8年,实际出版字数达1096万字。  

天文典》项目启动于2008年,是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的《中华大典》项目的一部分。《中华大典》是以国家的名义和力量组织编写的一部全面的中华古籍大型系列类书,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古籍整理项目,分为24个典,共8亿多字,所收的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历史、农学、林学、医学、药学、地学、天文学、语言学等各门学科,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天文典》各分典按文献年代从早到晚排列,编纂者把我国1911年以前历代典籍中含有天文历法内容的资料摘录出来,提取出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了标点和科学分类,使分散的材料得以系统化。同时,《天文典》将板刻、手抄等形式的古籍转化为现代排版方式,大大提高了古籍的使用效率,为后人继承、利用各类中国古代天学遗产,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史料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11.13  

原文: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中华大典·天文典》历时八年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