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40”:熊健带领团队合力描画心中那座理想城市
原标题:在“上海2040”编制中,熊健带领团队担起穿针引线的重担,一干就是3年 合力描画心中那座理想城市
“我只是做了些小事,还是说说整个团队吧。”面对记者的采访,上海市规土局总规处处长、“上海2040”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熊健一再表示,自己所做的,不值一提。已经上报国务院审批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 是举全城之力、耗费1000多个日日夜夜编制而成的,熊健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
她又是特殊的。“上海2040”是我国第一个展望至2040年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覆盖领域广、时间跨度长、涵盖内容多、编制难度大,乍看上去无从下手。熊健承担的则是统筹协调工作。她带领团队成员充当起一根“绣花针”,巧妙地串联起各个纷繁复杂的条线,使规划编制得以稳步推进。这份穿针引线的重担,她一干便是3年。在规划行业已经坚守20多年,熊健反而越来越审慎。“一个合格的城市规划工作者,心里要有一座理想的城市,我们今天完成的每一份规划,将来都会变成这座城市的肌肉和骨骼。”
“弄潮儿”一定要有敏锐度
“上海2040”指出,至2040年,上海的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其中还包括战略留白空间200平方公里。这部分“留白”,是为应对未来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的不确定性提出的弹性应对方案。这一创新理念,日后将成为“上海2040”的亮点。
这份“创新”来得并不容易。“上海是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城市规划是一门预测科学,如何体现和实现上海使命?”熊健坦言,起初她也是千头万绪,压力如山。不过,经验丰富的她很快梳理出头绪:要做好规划,首先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弄潮儿’一定要有敏锐度”。
怎么办?只能靠学。团队成员领到的第一项任务,便是学习国家重大政策,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指示要求。熊健还组织起“总规沙龙”活动,邀请知名专家、专题研究负责人、相关部门和研究单位负责人,为“上海2040”编制团队进行专题讲座,把握大方向。不到3年时间内,办了近20次。在上海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上,市委领导提出了“守住底线”和“留白”的指导思想,负责“上情下达”的秘书处立即组织学习宣传,使得“上海2040”研究团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将“底线约束”和“弹性应对”贯穿始终。
创新来源于理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上海2040”共有40个团队进行战略议题研究,22个市政府委办局开展28个专项规划,16个区政府同步推进各区规划编制,4家编制单位联合进行最终成果编制,还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包括中央和长三角地区,横向涉及政府、专家、市民、社会团体各个层面。每一次思维火花的碰撞,对熊健而言,意味着一场庞大复杂的沟通协调工作。
熊健没有瞻前顾后、畏葸不前,而是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去年10月,十届市委十三次全会专题审议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会议收集到280位与会人员约350条意见。当晚,熊健就带领工作团队连夜对意见进行研究整理,出色地完成任务。
科学管理才能保证高效
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加上处理日常事务,3年来,熊健团队的工作状态是不是“5+2”“白加黑”?“除了关键节点的加班,几乎是正常上下班。”秘书处成员、上海市规土局总规处副处长范宇说。
工作和生活两不误,秘诀在于科学管理。熊健把工作中形成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运用到了秘书处工作中。她根据工作职能细化责任区分,量化工作目标、人员投入和成果产出;同时,根据项目时限划分工作阶段、倒推工作节点,设立项目里程碑。在市规土局的一间办公室内,还保留着一张“上海2040”编制的工作计划安排表。这张近2米长、1米宽的表格上,清清楚楚地列着每一周、每一日的任务安排,密密麻麻的表格只能记录下几个月的工作内容。“每周商讨和制定的方案达到十几稿。”范宇介绍。在各阶段工作完成后,熊健还根据各阶段成果质量,科学总结经验得失,优化后续工作,在这一管理方法的推动下,“上海2040”的编制工作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平稳前行。
每隔一周、每逢重要工作节点,熊健都会通过工作例会与各个团队沟通工作进展情况、更新项目进度图、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节奏;平时,她紧密跟踪各个团队的研究进展。由于最终编制成果是由4家单位联合进行,熊健还带领团队认真分析各家所长,通过多轮起草技术要点、“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让各家单位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彰显。这种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规划技术编制团队的工作模式得到了全国规划同行的认可和称赞。
规划也可以成为“画册”
“上海2040”革新性理念之一便是完全意义上的“开门做规划”,要从总规编制之初就考虑公众参与的问题。
“如何让公众参与其中?我们能做什么?”心思细腻的熊健一边思考,一边召集团队展开头脑风暴。最终,团队一致认为:“上海2040”不是传统的技术导向的城市规划,所以它一定要让公众看得见、读得懂。“那就从宣传册开始改变。”
说干就干,熊健带领团队大胆创新,首次在城市总规宣传册中应用平面设计,特别邀请专业公司针对“上海2040”设计LOGO,充满活力的天蓝色、活泼的字体、深刻的内涵,恰当地表达出这轮新总规的生命力和明确目标。如今,这一LOGO被推广运用到各大文案当中。
这还不够,城市规划如何变得专业又“不专业”呢?从业数十年,熊健深知,如果城市规划宣传册只是堆砌数字和专业术语,无法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达不到公众参与的目的,宣传一定要更接地气。她和团队便将一沓厚厚的城市总规内容抽丝剥茧,梳理出要点,难懂之处还辅之以图片。如今,打开“上海2040”公示版读本,人们会发现,这俨然是一本画册,不仅页面五彩斑斓,图片生动,排版也非常灵活。
在不断努力之下,公众参与度愈发热烈,2016年8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首次通过各媒体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刷屏”转发。“上海2040”总规成果也已经成为创新案例,被住建部和规划行业协会纳入全国规划培训课件。
如今,各区、镇级总规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当中。“规划工作充满了压力和挑战,每一次的任务都不相同,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战。”熊健觉得压力越大、动力越足:“能为上海奉献光和热,我和我的团队才是幸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