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针串起千根线 熊健: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规划工作者

09.10.2017  14:01

  东方网记者袁猛10月9日报道:建筑是可以阅读的,城市是有温度的。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者,熊健见证了上海2040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海2040”)的诞生,并全程参与其中。按照熊健的话说,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作为“上海2040”规划设计秘书处的负责人,协调各方面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上下千根线、中间一根针”,但熊健做到了。

熊健认为自己能参与上海2040总体规划很幸运(来源:上海市规土局摄影:周馨)

  从筹备到规划方案出炉,“上海2040”耗时三年多

  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上海2040”)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个展望至2040年并向国务院报批的超大城市总规;是在上海进入城市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攻坚期,对城市功能和空间格局进行的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和优化;是关乎上海城市未来25年发展、关系两千多万市民未来居住生活的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规划,地位重要、意义重大。

  熊健等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从2013年就开始筹备,然后2014年5月正式启动,到2017年成型,耗费了三年多的时间。为推进这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共有40个团队参与其中进行战略议题研究,市政府22个委办局开展28个专项规划,16个区政府同步推进各区规划编制,4家编制单位联合进行最终成果编制。作为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负责人的熊健,不仅见证了“上海2040”的诞生,还全程参与其中。这是让一名城市规划者终生引以为傲的经历。

  “参与城市规划是一件幸运的事,但也会有压力

  回首“上海2040”编制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熊健首先谈及的不是工作的繁重艰辛,而是“幸运”二字。因为但从时间上看,“上海2040”可能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最后一次从全局层面对上海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这样的机遇绝无仅有。作为一名城市规划者能够抓住机会,参与其中,熊健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另外熊健认为自己幸运的还有一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参与编制,就像走进了一座思想的宝库”。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视角如潮水般涌来,让作为秘书处负责人的熊健应接不暇,无数思维碰撞的火花照亮了她的脑海,熊健就像一块不知疲倦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着新的知识。

  不过要想这项浩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团队人员参与其中,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专门成立秘书处和战略研究、专项规划、公众参与、区县联络等4个工作小组,其中,秘书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工作,上海市规土局总规处处长熊健兼任负责人。“上下千根线、中间一根针”,一针穿千线,如何理清纷繁复杂的工作头绪,选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这是熊健和她的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熊健用绣花的态度,持久的韧性,把握每一个关键环节,协调好了各方资源,最终促成了“上海2040”的诞生。

熊健办公室内堆积着规划方面的资料

  转变思维注重创新,将成果“讲给”市民听

  经过了长达三年多的筹备和设计,“上海2040”最终成型,如何将规划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市民听呢?熊健和团队成员从筹备规划方案时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转变规划设计的思维方式,转变成果表达的方式。“上海2040”不再是一页页白纸黑字的规划图,而是被设计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小册子。

  熊健带领秘书处“以方便公众为导向”,将规划文本、说明、图集、表格合一,去除繁杂的描述性、研究性、过程性内容,将专业技术内容转变为政策性文件表达,对规划的封面形式、图纸图例、文字排版和新媒体界面等进行深度整理,做到了用一个本子将现状问题、规划思路和最终方案等,向公众连贯表述清楚。据悉,他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等两篇文章阅读量超过120万,收到了良好效果。“上海2040”总规成果也已经成为创新案例,被住建部和规划行业协会纳入全国规划培训课件。

  “我的职责就是坚守”,作为城市规划设计者,熊健与她的同事们还将继续为上海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