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上海市民与家电的故事:看电视要配放大器

06.03.2016  19:37
80年代上海市民与家电的故事:看电视要配放大器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郑娅奋的丈夫李致用戴着大耳机,以及因《大西洋底来的人》而流行起来的蛤蟆镜,在房间一角特意拍了这张照片留念,手上拿的是收录机的英文说明书。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计划经济的色彩尚未褪去,家电是市面上的紧俏货,老百姓往往为之倾囊而出。虽然如此,他们仍然感到很值得。因为家电代表了他们所期望的生活标准。

  与老家电的合影定格了他们当时的欣喜与满足。

   加块放大器,9寸电视变12寸

  受访者:郑自华,男,68岁

  1975年,27岁的郑自华买了一台电视机回来。

  当时,向阳院(注:文革后期以里弄为单位开展群众文娱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一台12寸黑白电视,放在弄堂里开阔的地方。但是每到播放电视节目的时候,里里外外挤满了人,“不要讲屏幕上人头看不出,连声音也听不清爽“。想来想去,他决定自己买一台回来“改善生活”。

  当时,上海的轻工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飞跃、金星、凯歌、上海、英雄等沪产品牌主宰了本地市场。由于货源紧张,郑自华托了在五金交电公司工作的朋友,才买到一台飞跃牌9寸两用黑白电视机,价值245元,相当于他七八个月的工资。

  所谓“两用机”,指的是这台机器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还有无线电功能。“两用机比单用机多20块。我心想等于多买了只无线电,蛮格算的。

  那时报纸上发表过一组四格漫画,用当时家喻户晓的电影片名来戏谑电视信号如何不稳定。有一幅屏幕上一爿漆黑,叫作“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有一幅屏幕上满是波纹,叫作“多瑙河之波”;还有一幅满屏飘舞雪花,被称为“林海雪原”;另有一幅屏幕上除了一条直线什么外也没有,叫做“看不见的战线”。

  “这组漫画反映了阿拉看电视的苦恼。”郑自华说,“调整天线找信号是项技术活。看1频道天线要向左一点,2频道要向右一点,3频道天线要拉长一点……再不行,手要一直捏牢。始终在调,不停问看的人:清爽了伐?清爽了伐?

  尽管画质不佳,看电视依旧是那个年代人们趋之若鹜的事情。郑自华回忆说:“每到晚上要看电视,好了,闹猛了。楼上楼下,隔壁邻居,同学朋友都要找借口来了。放《大西洋底来的人》,哦呦,屋里厢轧十几个人不稀奇。”他还记得,1978年电视里重播徐玉兰、王文娟1962年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他的两个阿姨特意从虹口区提篮桥,赶到他位于杨浦区渭南路的家里观看。

  由于9寸电视机实在太小,只有大约一本书那么大。为了看得更清楚,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电视放大器”,相当于一块架在电视机前的玻璃放大镜。“我真的买过一块。”郑自华说,“从前面看,人物确实变大了。但是有个缺点,假使斜过来看,人就要变形了。

  上海人把图像放大后仍不满足,还想要把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的。“市面上又出现一种涤纶片,通过三色原理制造出彩色效果。”他说,“但是画面滑稽到啥程度呢?看到后头往往会出现红头发、黄面孔、绿下巴。

  回想起当时人们的发明创造,郑自华有些莞尔。“不过这也说明阿拉上海人聪明,永远不满足,永远追求进步,对生活有一种高标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