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破奇案的上海技侦民警:他破了97年的"敲头案"

28.10.2014  10:50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27日报道:张宝发36年的从警生涯中,有25载岁月都是在技侦战线上度过的。一次次临危受命,解开一个个难以解开的谜团;一次次奔赴发案现场,用不同于常人的火眼金睛,破获了不计其数的大案要案奇案…….而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干我们这一行的,必须耐得住寂寞,既不能图名,更不能逐利,否则你就别干这个行当。”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在他一以贯之的行动准则。

  日前,由公安部等举办的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公布第二批20名候选人名单,张宝发的名字赫然在目。

   轰动上海的敲头案,他是破案者

  1997年3月至4月,上海东北角接连发生13起拦路行凶抢劫妇女的“敲头案”,造成2死12伤。一时间舆论哗然,上海市民谈“”色变,人心惶惶。女性再也不敢单独走出家门,丈夫接送妻子、父亲陪伴女儿成为街头常态,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直接面临挑战!该案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上海市公安局组建联合专案组,展开地毯式排摸;宝山、杨浦等区更是调集600余名警力夜间守候伏击,动员千余名民兵、联防队员展开夜间巡查。可由于线索不明,侦查一再陷入僵局。

  “只要犯罪分子作案,不管采取的手段有多么隐秘,总会留下蛛丝马迹。这起案子,虽然过去了17年,已成为历史的档案,但却深深留在我的印记里。”张宝发回忆说。

  当时张宝发率队参战,亲自踏访过现场。办案间隙,他把自己关进房子里,仔细从厚厚案卷中寻找端倪。突然,笔录中的一个细节让他眼前一亮——某受害人被抢的手提包中有一台新近购入的BP机,原包装盒和使用说明书均在包里。在这看似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背后,他看见的却是隐藏的真相。

  BP机是当年时兴的通讯产品,笔录中的这一细节,引起了张宝发的沉思:一贯以劫财为目的的犯罪嫌疑人会不会赶个“时髦”,打个电话试试这个BP机是“死机”还是“活机”?于是,他火速率领侦查员展开布控。由于措施及时,三天后,总队发现一条重要涉案信息,直指宝山淞南地区华浜二村一家普通住户。侦查员由此顺藤摸瓜,追踪到了其隔壁邻居魏广秀,将其顺利擒获。魏某落网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他在供述中承认,抢劫得手后,他一直舍不得变卖这部BP机,一次去姐夫陆某家串门时,用他家中电话拨打寻呼台试用过BP机。

  此案堪称经典,被写进上海公安教科书。

   技侦技术的零到百,他是创建者

  中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刮目相看。而科学技术的运用,在给人们出行和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快捷时,各种新型的犯罪,使公安机关传统的破案手段,面临严峻挑战。“科学技术发展到哪里,我们技侦工作就要跟进拓展到哪里。”在张宝发看来,科学技术,是公安技侦第一生产力。

  在他眼里,技术能力是检验公安技侦工作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标尺。10年来,总队先后建成了近百个科技项目,其中很多被称为“上海标准”,在全国公安技侦同行中推广应用,公安技侦新技术发展的引领者和创建者,非张宝发莫属。

  如果说“敲头案”是公安技侦工作从传统手段侦查转向“信息导侦”里程碑的话,那么,张宝发领衔破获的一系列经典案例在技术应用方面都具有突破和引领的标志性意义。

  多年来养成的工作习惯,张宝发总是端着碗里的饭,想着锅里的菜。2000年1月19日,一对上海夫妻在荷兰遭人绑架案破获后,在所有参战民警欢呼雀跃之时,张宝发却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荷兰警方对对象追踪和精确打击的能力那么强、技术那么先进,我们也可以有。事后,在张宝发的倡议下,公安部组织包括他在内的专家对有关技术进行了调研并引进改良,自此全国公安技侦相关技术的能力一下子进步了十年。

   年轻民警的从警路,他是领路者

  “他身上有的东西,我们也学不会。但他的言行举止,对工作的无比执着,不时影响着班子成员和这支队伍的每一个人。”曾任技侦总队副总队长,现任网安总队党委书记、总队长曹忠平,跟随张宝发21年,自诩是挨骂最多的人。可在曹忠平眼里,张宝发是领导、如严父、似兄弟。“每一次挨骂,对我都是一次触动,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看到的东西,将影响我的一生。”座谈会上,曹忠平情不自禁地说。

  。尽管总队工作任务繁重,人手又紧,在张宝发的倡导下,曹忠平两次到地方大学深造,每年有两个半月脱产攻读所学专业。而两次的报名专业,都是张宝发点定。第一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2004年当上副总队长后,曹忠平想学别的专科,张宝发坚称:“要学就学软件工程,以后会大有用处。”现如今,后起之秀的曹忠平,在两个总队任职,已经成为懂技术、会办案、善管理的新一代领导干部。

  曹忠平的成长轨迹,只是张宝发用心培养人才的一个缩影。但在平时的工作中,张宝发真是把自己的一颗心都掏给了大家,这种心与心的潜移默化,使跟随他的民警获益匪浅。

  “要把研究技术当成一种使命,不把技术研究透,又怎么侦查破案。”在大会小会上,张宝发经常对各个单位的一把手提出如此严厉的明示。“布置一起案件侦破时,他从来都只说前半句,后半句让你去琢磨。现在我们也在学他教的方法带新人。”技侦总队总队长助理卫岚,谈起张宝发的带人方法,感慨颇多。“张总听案件汇报,问的最多的是有什么隐患,你的问题是什么,他永远都在找问题。一旦他提出的问题,你说不出个一二三,他会骂的很难听。”这是曹忠平的切身感受。

  “我的脾气不好,遇到久攻不下的案子时,自己压力大又不便说,就常常把火气发到了部下身上,好在大家一起共事,都了解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张宝发也十分坦诚地说,“带队伍不严不行,但首先领导干部自己要做表率。上梁不正下梁歪,凡是要求大家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带头做好。总队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就是不能碰的高压线,谁碰谁倒霉。这一点毫不含糊。

  相关新闻: 上海警方解密系列敲头案破案功臣张宝发有啥"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