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间成最大理由斑马线前机动车仅一成主动让行人

10.10.2014  12:03

  绿灯亮了,行人在斑马线上准备快速通过,可机动车“寸土不让”,行人无奈只得“凌波微步”,四处闪避,这样惊险的一幕也许很多人都遇到过。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本报近日就机动车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为调查时发现,“人车”之争每天都会在各个路口上演,一个路口在一小时内,百余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者仅有一成。

  与此同时,本报委托上海辰智咨询在调研吧平台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却十分有趣,近八成司机自称愿意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然而来自行人的数据却显示,只有20%的人曾遇到机动车主动礼让,有15%的行人称从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公共资源有限,只有文明守序才能让城市运行通畅。与其在十字路口争先恐后,不如彼此礼让有序通过。在此,本报呼吁司机们在过路口时能慢一点、主动踩下刹车,传递一种文明的精神。

   两条腿让四个轮子

   机动车“争分夺秒”令人无奈

  “等这个车过去我们再走。”75岁的李老伯牵着老伴儿的手站在万航渡路靠近北京西路的一处斑马线上,眼看着私家车、出租车从面前呼啸而过,却没有一辆主动停一停,让一让。李老伯尝试着向前走了几步,又被车流吓得退了回来。类似的场景,其实每天都会在申城的不少路口上演。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然而,记者近日在本市多处路口现场蹲守后发现,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的并不多见。

   十字路口:机动车频频抢道

  早上8点,记者来到了华山路南京西路路口。正值早高峰,大批白领从静安寺地铁站出站后,到此路口过马路。虽然有交警和协管员指挥交通,但绿灯亮起时,等待过马路的行人和右转车辆同时发力,你争我抢,还是在路口处挤成一团。

  拎着包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见绿灯亮了正准备走,一辆黑色轿车打着转向灯突然从他面前抢道通过,险些刮蹭到腿。好在小伙子机灵,赶紧退后,才躲过一劫。但司机按着喇叭抢道,引来一阵抱怨,“按啥喇叭,就不能等一等吗?”黑色轿车“杀出血路”之后,扬长而去,紧随其后的其它车也一同“品尝胜利的果实”,跟着右转通过。终于没有车抢过斑马线了,绿灯时间段也已经过去多半,只剩几秒倒计时。有人一路小跑,争分夺秒刚好通过,腿脚慢的只好等待下一个绿灯。

  记者观察到,几乎每个绿灯亮起的时候,都会出现车人抢过斑马线,最终行人败下阵来的情景。“嘟……”当交警吹响哨子,并打出禁止通行手势后,抢道的机动车才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过。

  从早上8点多到9点,一个小时内,根据观察,从华山路向南京西路绿灯右转的数百辆机动车中,只有十多辆车在斑马线前自觉停下,让行人通过,其中半数是公交车。“车肯定得让人,斑马线前得等一等。但是现在还是得靠我们提醒,自觉的司机不多。”华山路口的交通协管员说。

  “就算是绿灯,过马路也不敢掉以轻心,转弯车辆不仅不让,还抢道,特别危险。”早高峰段,等了两次绿灯都没能顺利过马路的张小姐有些烦躁,“上班又要迟到了。

   直行路段:行人进退两难

  有比被车流挡在斑马线外,过不了马路更悲惨的事情吗?有,那就是斑马线过到一半,发现前后都是车流,进退两难。日前的一天中午,在万航渡路靠近北京西路一处人行横道上,半小时里就有十几位行人碰到了这种情况。

  万航渡路的横道线对面就是居民小区和商场,人流量大,过街老年人比较多。但这处无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没有交警和协管员执勤,也没有监控设备,机动车礼让完全凭自觉。中午11点,市民张先生用了18秒左右穿过了人行横道。按照车道的设计,他需要停下4次等最近的车辆通过。“现在人还少,早晚高峰时一般要等两三分钟才能通过。

  尽管不是早晚高峰,通过这样一处大车流的人行横道并非易事。李老伯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每天都要来回穿梭几趟。“有没有斑马线没太大区别,还不是等100米以外的北京西路亮红灯了,前面堵住了,后面车子不得不停下来,我们才敢过。”李老伯终于等来了红灯,车辆却直接停在人行横道上。李老伯只好穿行在车辆之间,刚走到一半,绿灯亮了,车辆发动起来,从李老伯面前呼啸而过。停在路中间的李老伯手足无措,连忙打手势,希望车停一停,但没有司机理睬他。“习惯了,都是我们两条腿的让四个轮子的。”等红灯再次亮起,车辆减速,李老伯通过马路后对记者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