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时间"成最大理由 斑马线前机动车仅一成主动礼让行人

10.10.2014  09:56

  据《劳动报》报道,绿灯亮了,行人在斑马线上准备快速通过,可机动车“寸土不让”,行人无奈只得“凌波微步”,四处闪避,这样惊险的一幕也许很多人都遇到过。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本报近日就机动车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为调查时发现,“人车”之争每天都会在各个路口上演,一个路口在一小时内,百余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者仅有一成。

  与此同时,本报委托上海辰智咨询在调研吧平台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却十分有趣,近八成司机自称愿意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然而来自行人的数据却显示,只有20%的人曾遇到机动车主动礼让,有15%的行人称从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上海的公共资源有限,只有文明守序才能让城市运行通畅。与其在十字路口争先恐后,不如彼此礼让有序通过。在此,本报呼吁司机们在过路口时能慢一点、主动踩下刹车,传递一种文明的精神。

   两条腿让四个轮子

   机动车“争分夺秒”令人无奈

  “等这个车过去我们再走。”75岁的李老伯牵着老伴儿的手站在万航渡路靠近北京西路的一处斑马线上,眼看着私家车、出租车从面前呼啸而过,却没有一辆主动停一停,让一让。李老伯尝试着向前走了几步,又被车流吓得退了回来。类似的场景,其实每天都会在申城的不少路口上演。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然而,记者近日在本市多处路口现场蹲守后发现,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的并不多见。

   十字路口:机动车频频抢道

  早上8点,记者来到了华山路南京西路路口。正值早高峰,大批白领从静安寺地铁站出站后,到此路口过马路。虽然有交警和协管员指挥交通,但绿灯亮起时,等待过马路的行人和右转车辆同时发力,你争我抢,还是在路口处挤成一团。

  拎着包戴着黑框眼镜的小伙子见绿灯亮了正准备走,一辆黑色轿车打着转向灯突然从他面前抢道通过,险些刮蹭到腿。好在小伙子机灵,赶紧退后,才躲过一劫。但司机按着喇叭抢道,引来一阵抱怨,“按啥喇叭,就不能等一等吗?”黑色轿车“杀出血路”之后,扬长而去,紧随其后的其它车也一同“品尝胜利的果实”,跟着右转通过。终于没有车抢过斑马线了,绿灯时间段也已经过去多半,只剩几秒倒计时。有人一路小跑,争分夺秒刚好通过,腿脚慢的只好等待下一个绿灯。

  记者观察到,几乎每个绿灯亮起的时候,都会出现车人抢过斑马线,最终行人败下阵来的情景。“嘟……”当交警吹响哨子,并打出禁止通行手势后,抢道的机动车才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过。

  从早上8点多到9点,一个小时内,根据观察,从华山路向南京西路绿灯右转的数百辆机动车中,只有十多辆车在斑马线前自觉停下,让行人通过,其中半数是公交车。“车肯定得让人,斑马线前得等一等。但是现在还是得靠我们提醒,自觉的司机不多。”华山路口的交通协管员说。

  “就算是绿灯,过马路也不敢掉以轻心,转弯车辆不仅不让,还抢道,特别危险。”早高峰段,等了两次绿灯都没能顺利过马路的张小姐有些烦躁,“上班又要迟到了。

   直行路段:行人进退两难

  有比被车流挡在斑马线外,过不了马路更悲惨的事情吗?有,那就是斑马线过到一半,发现前后都是车流,进退两难。日前的一天中午,在万航渡路靠近北京西路一处人行横道上,半小时里就有十几位行人碰到了这种情况。

  万航渡路的横道线对面就是居民小区和商场,人流量大,过街老年人比较多。但这处无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没有交警和协管员执勤,也没有监控设备,机动车礼让完全凭自觉。中午11点,市民张先生用了18秒左右穿过了人行横道。按照车道的设计,他需要停下4次等最近的车辆通过。“现在人还少,早晚高峰时一般要等两三分钟才能通过。

  尽管不是早晚高峰,通过这样一处大车流的人行横道并非易事。李老伯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每天都要来回穿梭几趟。“有没有斑马线没太大区别,还不是等100米以外的北京西路亮红灯了,前面堵住了,后面车子不得不停下来,我们才敢过。”李老伯终于等来了红灯,车辆却直接停在人行横道上。李老伯只好穿行在车辆之间,刚走到一半,绿灯亮了,车辆发动起来,从李老伯面前呼啸而过。停在路中间的李老伯手足无措,连忙打手势,希望车停一停,但没有司机理睬他。“习惯了,都是我们两条腿的让四个轮子的。”等红灯再次亮起,车辆减速,李老伯通过马路后对记者感叹道。

   赶时间”成司机最大理由

  “不是不想让,但是赶时间嘛,而且如果停下来,后面的车也会按喇叭催我。”白领刘小姐每天开车上班,有着3年驾龄的她坦言,过人行横道和路口时会减慢速度,但很少会停下来。刘小姐说考驾照时曾经有一项是考察过斑马线,当时要求“过斑马线,观察前后左右的交通情况,适时减速慢行,遇有行人或牵行非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的,应停车让行”,她拿到驾照上路后,一开始还是牢牢遵守这条规定,但是时间久了,见其它车辆很少这么做,开车技术也越来越好,就很少做到自觉礼让行人了。

  为了解本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大体情况,本报专门委托上海辰智咨询在调研吧平台展开问卷调查。在回收的503份有效问卷中,司机共295人,行人208人。数据显示,有近八成的司机愿意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对于为何不礼让行人,“赶时间,担心来不及上班或办事”成为最多的理由,“没有这个习惯”、“怕重新起步多耗油”分别占到了35.2%和24.1%。

  针对208位行人的调查数据却显示,只有近20%的人总是会碰到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的情况,这与司机们在问卷中的表态明显有出入。有64%的行人表示,偶尔碰到过车辆礼让行人,15%的行人称从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礼让不耽误行程时间且令事故违章率大降

   申城公交品尝到“好习惯”的甜头

  “赶时间,担心来不及上班或办事”、“没这个习惯”,针对司机们抛出的这些理由,也许现实可以给出最好的回答。

  从2012年末开始,宝巴公交三分公司所属537路、817路、726路三条线路,配合交警在中原地区开展了“车让人安全行”活动。一年多来发生的积极变化,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事故降两成违章降五成

  “‘车让人’不仅提升了公交的文明形象,提升了市民满意度,更大大降低了事故违章率。”三分公司经理顾正红告诉记者,以前每年事故赔偿费往往会超过年初预算,而近一年来已经出现明显结余,这一可喜变化就是“车让人”直接令行车事故和违章现象大幅下降。据介绍,537路公交从白城路驶往西藏南路,途经中原路、长海医院、大柏树、虹口体育场等人流集聚区,路线长,路况复杂,817路、726路的情况类似。之前,由于不少司机习惯开快车,导致事故、违章率居高不下。“斑马线上不让人,最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出事,司机肯定负全责。每次接到这几条线路车队长的电话,就胆颤心惊,肯定是出事故了。”回忆往事,顾正红依然有些后怕。

  如今,一切变了。记者在该公司看到两张统计表,一张是三条线路从2010至2011年度的事故违章统计表,一张是开展“车让人”活动后,2012年底至2013年底的统计表。统计显示,之前三条线路的客伤以及行车事故为84起,活动后为69起,下降了20%,且无重大事故;活动前的违章现象,包括路口变道、抢通行灯、鸣号等有31起,活动后为15起,下降超过50%。“通过这两年的规范,这三条线路的司机不仅在中原地区‘礼让行人’,而且把这个习惯延续到区域外,保持到运营结束。”上述负责人表示。

   人动车不动”成行车准则

  为了证实这番话,记者近日来到537路和817路必经的中原路一探究竟。

  中原路沿线一带由于规划较早,存在着一个特殊现象,那就是马路西面是小区,而菜市场、超市等商业配套设施全部在马路东面,为了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交警部门在该路段设置了数条没有信号灯的人行斑马线。2012年末,为了配合“车让人,平安行”活动,相关部门在每条斑马线前面写上了“车让人”三个大字,提醒过往司机注意。

  记者在现场发现,斑马线前“车让人”三个大字经过无数车辆刹车的“洗礼”,大多已模糊不清。上午10点,在欧尚超市门口的斑马线上,几个刚从超市买了物品的老年人想从这里穿过马路,但接连驶来几辆社会车辆,似乎并没有“避让”的意思,他们跨出的脚步又缩了回来。总算等到前面路口出现红灯,老人们赶快借机通过,但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一辆宝来疾驶而来,吓得老人们左躲右闪。

  此时,远处一辆817路公交车驶来,大概司机看到有人通过,在离开斑马线20米处就放慢了速度,并稳稳地停在斑马线前,等待行人通过后重新启动。之后的1小时内,无论537路还是817路,只要经过这个路口,有行人在斑马线上,车辆就停

  了下来,没有行人,也是缓缓驶过。“人动,车不动,这是我们要求驾驶员在经过斑马线时必须准守的准则。”顾正红说。

   快车手”:养成好习惯不难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到底会不会耽误行程的时间?有30多年从业经验的537路驾驶员何鸣国明确表示,“实际上不受影响。”他说,让行人通过斑马线一般在30秒左右,被耽搁的时间完全可以在接下去的路程中,用速度拉回来,“现在所谓的耽搁时间,往往是因为路堵造成的,与文明礼让几乎没有关系。

  那么,“礼让行人”的习惯很难养成吗?该车队曾最让人头疼的“快车手”驾驶员任洪志最有发言权。采访中,他红着脸向记者表示,以前他是一名中巴车司机,为了抢生意,养成开快车的习惯,到了车队后,习惯还是改不了,这也让他吃到了苦头。2012年,因为开快车,他在斑马线线上撞倒行人,严重的后果不仅令被撞者身心痛苦,他也遭到了良心折磨和经济损失。“从2012年末公司要求‘车让人’后,诸多的因素让我养成了这个习惯,这两年已经没有事故,我不希望其他人经历同样的遭遇,才会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礼让”的行车习惯还可以节油,这从近两年该公司的节油列项中已经直接得到反映。何鸣国解释说,习惯了看到斑马线慢慢行,不会出现急刹车情况,而急刹车是最费油的不良驾驶习惯。

  据悉,从今年8月底开始,巴士集团已经在旗下2万辆公交车上,推行“礼让斑马线”的活动,期望通过大型国企的文明行动,带动社会的良好风尚。

   看看国外怎么做文明值得我们学

   司机们,斑马线前请等一等

  在本报的问卷调查中,对于如何看待司机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选项中,46%的行人“希望像国外学习,车子让行人是种文明行为”,26%的行人对礼让行为予以充分肯定,认为“非常有需要,可以保障双方通行安全”,23%的行人无奈地表示“如果车主能让最好,不让就自己多加小心”。那么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它们的行车准则又是什么呢?

   伦敦:车子一律先让人

  “在英国,不管路口还是人行横道,车一律先让人,不管有没有红绿灯。”今年26岁的董小姐在英国念完研究生后,选择在伦敦定居。她开玩笑地说,在伦敦闯红灯的次数比在上海时多多了。

  董小姐告诉记者,之所以“随意”闯红灯,不用小心翼翼过马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英国遵守“车让人”的规则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在一些交通流量不太大的路口,会设有交通信号灯等待按钮,如果行人需要过马路,按了按钮后,指示灯很快就会变色,好让行人先过。”董小姐说,即使没有这些设施,车辆只要行驶到路口,也会减速,看到行人,司机第一反应就是踩刹车让道。“我以前在上海开车的时候,真的很少做到自觉礼让行人,现在在英国,大家都这样做,我也习惯了。

   东京:路口设有停止线

  肖小姐去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前往日本东京工作。她说在日本一年的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马路上,在人、车都可以通过的情况下,车辆会让人先走。

  “相对于车辆,行人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日本的交通法规更多的是保护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要负主要责任。”肖小姐称,在一些没有信号灯的马路上,接近路口的地方会有一条停止线,司机过路口时要停一下,观察下路口的情况再通过。“有一次,我跟朋友边聊天边过人行横道,走得特别慢,通过后才发现车子一直停在那里等我们通过,也没有鸣喇叭催我们。”不过肖小姐也表示,日本行人也都非常遵守交通秩序,所以路口通过效率很高。华盛顿:少见人车挤一团

  “在华盛顿一些没有红绿灯的路口,会有写着‘法律规定让行’的提示牌,机动车一般都会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叶先生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读博士,他说他外出的时候很少在路口碰见人车挤成一团的场景。“即使没有人行横道,行人作出要横穿马路的动作后,汽车一般就自觉停下来了。有时候驾驶员还会示意让你先走。”叶先生说他觉得之所以会这样,除了交通法规更多保护行人以外,美国驾照也比较好考,不少司机的驾驶技术都很一般,但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可能面临着高额的索赔,所以司机们都格外小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