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26年延东隧道此时大修:机电设备升级换代

15.03.2015  17:38

  3月15日消息:昨天零时,延安东路隧道正式启动大修工程。到2016年1月,浦东往浦西方向将封闭,浦西往浦东方向将始终保持通行。

  这是延安东路隧道建成30年来的首次大修,也是上海首条边运营边维修的隧道。此次大修完成之后,延安东路隧道的整体设备功能将达到目前长江隧道的水平,跻身国内最先进的隧道之一。

   先封北线再封南线

  据市路政局介绍,延安东路隧道北线(即浦东往浦西方向)是1988年建成的,已经服役26年;而延安东路隧道南线(即浦西往浦东方向)是1996年建成的。因此,此次大修先封闭北线(浦东往浦西方向),同时保持南线通行,等北线大修完成后,再封闭南线(浦西往浦东方向)进行大修。同时,为了和东西通道衔接,此次大修必须在东西通道开通前完成。

  延安东路隧道大修主要由上海城建路桥集团负责,现场项目常务副经理徐骏告诉记者,此次大修主要是对隧道内的运营设备进行更换,包括供电、照明、消防、给排水、通风和监控系统。此外,还将对隧道内的装饰、装修、路面、防水和堵漏进行修整。

   此次大修主要修什么

  此次大修主要修什么?一般来讲,隧道设备的使用寿命在20年左右,因此,机电设备的升级换代成为此次大修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徐骏告诉记者,目前北线使用的设备很多配件都买不到了,维修起来十分麻烦,同时也给隧道安全造成隐患。比如说,目前隧道内有48个探头,这48个探头分别对应需要一台电视机来成像。记者在隧道控制中心看到,墙壁上48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排成一直线。“这还是80年代末90年代的产品,修显示器的配件甚至要到旧货市场去淘。”徐骏说道。

  此次延安东路隧道大修是上海首条边运营边大修的隧道,因此,监控的切换十分重要。徐骏介绍,在封交以前,项目负责方建立了一个临时控制中心,昨天零时,已将南线的监控系统信号切换到临时控制中心,便于分割监控;而老控制中心改造后将作为整个延安东路隧道的主监控中心。过年前,施工方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切换模拟实验,以确保封交后3小时内信号能够完全切换。

   节能改造成大修重点

  节能改造也成为大修重点。

  据介绍,北线隧道的通风系统原来采用的是横向通风。也就是说,在路面的左右两侧有送风口,在隧道顶上有排风口,共有8台风机。

  此次大修将改为纵向通风,在隧道顶上挂射流风机,以便在隧道进口处形成“风洞效应”。徐骏解释,当车子以一定速度进入隧道时,会形成定向气流,将隧道外的新鲜空气带入,再经过8组16台射流风机进行接力,在隧道出口将部分废气带出。“现在16台320千瓦的风机功率相当于原来2台风机的功率,改造后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此外,建造较早的延安东路隧道北线,只有灭火器、消防栓,没有喷淋设施。此次大修将安装两套火警预警装置,一套是感温光缆,另一套是双波长探测设备。照明系统的改造,则将荧光灯更换成LED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