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成立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30.08.2016  00:04

      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以下简称“互助基金”)是由市红十字会、市教育委员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市卫生局)在90年代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中,未成年人的医疗费用得不到有效保障的社会环境下,于1996年联合创建的公益性医疗保障互助基金(以下简称“互助基金”),互助基金遵循“互助共济、结余滚存”的原则,由广大少儿家长每学年度缴纳一定费用,实行全市少年儿童住院和大病门诊医疗费用的统筹、风险共担。至8月31日,互助基金已运行了20年。

      20年来,互助基金致力于本市中小学生和婴幼儿的健康保障服务,逐步打破了“城市与农村户籍”、 “本市户籍与非本市户籍”,残障少儿、辍学学生、“外来媳妇”子女、民工学校学生等参保限制,已基本实现了本市0-18周岁常住少儿的全覆盖,现在参保人数已超过220万人。同时互助基金也不断提高对参保少儿的保障水平,将白血病、恶性肿瘤等大病专科门诊费、肝移植术治疗费、若干罕见病特异性药物费等都纳入支付范围。每人每学年最高累计报销限额从1996年的8万元提高至现在的20万元。互助基金办并承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中少儿居保的住院医疗费用的结算(报销)职能。预计至今年8月31日(20年),互助基金累计参保可达4000万人次,已为近160万人次患病少儿支付费用,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生命绿卡”、“少年儿童的健康保护神”。

      为了纪念互助基金成立20周年,市红会、市教委、市卫计委联合开展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互助基金所取得的成果。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委托复旦大学开展的20年绩效评估课题研究(通过对互助基金20年来的创设背景、政策变迁、实施状况、家长受益和儿科发展情况等进行调研与分析,从体制、机制、运行、经济学评价和社会意识培养等方面,对互助基金进行评估),20周年演讲报告会(9月23日下午2点,在静安区大宁剧院举行。通过“分享20周年”、“点赞20周年”、“祝福20周年”三个篇章,以学生为主的群众性表演形式,回顾基金发展20年的心路历程、讴歌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反映受益者的心声体验,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并进行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征文案例和广告语的颁奖),互助基金发展研讨会(9月13日下午1:30,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举行,会上将公布绩效评估报告,并邀请医疗机构、教育、卫生、医保等专家学者,围绕互助基金的运行、改革与发展进行研讨)。

      2016学年互助基金的集中参保缴费工作将于9月1日—30日进行,今年收费标准不变,仍为每人每学年80元;新生儿可在出生后的2个月内办理参保缴费手续。中小学和中职校在籍在册学生、幼托机构儿童,可向所在学校、幼儿园专门设立的互助基金缴费窗口直接缴纳参保费;散居儿童,到户籍所在地或《上海市居住证》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缴费参保。另外,为了方便散居婴幼儿的参保缴费,在普陀、嘉定、徐汇、杨浦、浦东、松江等6个区10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付费通”缴费试点,可通过网站或手机APP为0-3周岁的孩子续保缴费。同时,今年参保人员范围也略有扩大,将已参加当年度本市居保中,父亲或母亲一方为上海户籍的非沪籍0-5周岁散居婴幼儿;以及本市户籍在外省市、境外就读的18周岁以下在校学生,纳入参保范围。

      上海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正努力提高全市基金管理办公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也于今年启动,未来将以新的面貌展现给社会,为参保少儿服务,使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上海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