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寒潮中,春运开跑!长途车往浙江方向受阻

25.01.2016  10:10

  东方网1月2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35年来上海最冷的一天,恰逢是2016年春运首日。昨天,上海三大火车站全天发送旅客29.45万人次,其中上海站9.6万、上海南站5.3万、上海虹桥站14.5万。对即将启程返乡的游子而言,他们在这最强寒潮中踏上一趟趟开往老家、开往春天的列车。

   天再冷也要回家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上海火车站时,只见南北广场上人头攒动。虽然大部分人用围巾、帽子、口罩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但明亮热忱的眼神传递着一个火热的信号:马上回家了!“13点43分的火车,早上6点就睡不着,11点多到火车站了。尽管天冷,一想到马上能见到家人,心里就暖暖的。”来自安阳的李昊告诉记者,他今年20岁,这是来沪求学第一年,也是第一次体验春运。记者注意到,这个大男孩戴着鸭舌帽,背着双肩包,打扮酷味十足,手上拎着大包小包。“都是些上海特产,像是蟹黄饼、桃酥饼,还有蝴蝶酥之类的,想带回去给家人尝尝。”一谈到回家,李昊就腼腆地笑了起来。

  另一头,58岁的刘泉在人群中显得相当醒目。他的脚边躺着了三个老式的蛇皮袋,敞口的塑料袋中则装着半旧的锅碗瓢盆。“我在上海当了3年的油漆工,3年没回过家了。这次,儿子提前在网上抢了票,我也就早早向老板请假了。”刘泉说,蛇皮袋里装着的是他在上海所有的家当。“我怕一回家就不想再出来了。

   温热水暖了旅客心

  尽管春运大幕在寒潮中开启,但铁路方面用各种暖心措施为返乡客保温。

  不同于虹桥站、南站那样可以在“室内”转换,乘地铁到上海火车站的旅客必须先上地面再进站,这一段露天行走让不少旅客冷得直哆嗦。不过,空调、便民餐台、姜茶等种种措施陆续推出,为旅客驱散了寒意。

  “一进二楼候车区,就感觉到了春天。”采访中,许多旅客都为火车站的“温度”点赞。据了解,为了应对寒潮,上海火车站空调维保人员提高了巡检设备机房的频次,每天定点到现场实测室温,使候车区室温基本保持在20℃左右,旅客一进入车站,就能感受到融融暖意。此外,一碗热腾腾的泡面也成了御寒神器。记者看见,除了提供热水,候车室内还专门设置了便民小餐台,避免了旅客席地或蹲坐进食的尴尬。

  据介绍,春运期间铁路上海站三大站区的重点旅客候车室和爱心服务区,将免费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供应暖心姜茶。上海虹桥站还首次推出了温热直饮水,种种服务细节像一股暖流流进旅客的心田。

   长途车往浙江方向受阻

  记者从上海长途南站和总站获悉,受极端天气影响,前往浙江方向的道口关闭,两大长途站发往浙江方向的大部分班次停班,仅南站暂停班次达到280班,前往安徽黄山方向的部分班次受到影响。昨天长途南站发送旅客15000人次,比预计少发近2000人。此外,上海铁路南站和长途南站昨天首次启动了“公铁联动”,两者互设售票窗口,进一步方便出行。

  记者在长途客运南站看到,平时一直关闭的地下候车室已开放,空调里旅客普遍感觉舒服。据南站长途公司客服部经理石薇薇介绍,地下候车室主要供长途旅客候车,这里空间比较宽阔。此外,徐汇区统筹安排各项应急保障措施,派出了医护志愿者,为身体不适的乘客提供咨询,志愿者协助南站地区维持秩序、咨询引导。

  为应对极寒天气可能造成的旅客滞留,南站管委办分别预备了一级、二级、三级3套预警方案,北广场地下车库二层、南广场地下车库E区部分区域等作为临时等候区,周边的漕河泾、康健、长桥、凌云街道辟出20所学校和体育场馆作为滞留旅客临时安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