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改革创新 不断超越 为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党委工作报告》全文

26.02.2018  14:01

中国共产党东华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是我校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编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大会,是进一步动员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的一次大会。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不断超越,为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而奋斗。

一、回顾与总结

自2007年12月学校召开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在教育部党组、上海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和师生员工,认真落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质量和内涵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党的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学校党委贯彻落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抓手、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的工作方针,全面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1. 以教育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以落实整改为重点,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党委认真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校领导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并以落实整改为重点,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突出问题,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在机关全面推行承诺践诺挂牌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制定了贯彻“八项规定”、校领导联系基层、“三重一大”及常委会议事决策等多项制度,构建了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开展党总支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加强专兼职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了党总支书记例会、沙龙制度和教工、学生支部书记定期培训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换届方式,推进换届工作正常化,落实向党员报告工作并接受评议制度。以每年一个主题活动为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积极培育党建品牌项目,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得到加强。制定并实施《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培养教育体系。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按照教育部党组部署,进行了新增选副校长的竞争上岗工作。树立“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理念和“干事、创业、求发展”的用人导向,制定并完善《处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实施办法》,不断规范干部选任程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加强干部管理监督考核,推行处级干部、班子任期制和任期目标制。采取海内外公开招聘模式,开展学院院长遴选工作。加强干部的教育培养和各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了以党校培训为主体,各类在线学习为补充的干部和青年骨干培训机制,实现新提任处级干部上岗培训全覆盖,定期举办青年骨干培训班、处级干部研讨班等,择优选送干部参加上级党校培训。开展干部企业兼职、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档案核查、因私出国(境)等专项整治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文化建设不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大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力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易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拓展宣传思想工作阵地,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媒体转型。成功举办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播钱宝钧等老一辈东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弘扬东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创新、实干、包容、大气”的文化氛围。多个项目获评“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加强统战和群团等组织建设,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氛围。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注重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了教代会和学(研)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制度,切实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共青团组织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重视发挥老同志优势,离退休党组织、关工委、退教协、老教授协会等在教育引导老同志展示阳光心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校关工委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坚持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落实“两个责任”,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党的纪律教育,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各级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干部履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新提任干部任前廉洁自律审核、试用期廉洁从政审核制度。坚持正处级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干部述职述廉、收入申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校纪委、监察处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内部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精神,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首批完成了《东华大学章程》的修订和发布,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基本制度,构建以大学章程为龙头的制度体系。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优化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院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和院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办学中的作用,推进教授治学。建立健全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3. 坚持党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树立“为未来选人才”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各类人才计划取得新突破。2013年俞建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973首席科学家、青年千人计划、青年长江学者、优青等人才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抓好引育环节,不断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途径,出台《特聘研究员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及“励志人才”计划,已有40余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入选。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的比例显著提高。多层次关注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加大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上教育引导、生活上关心关怀、事业上扶持帮助的工作力度。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职责要求,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发展潜能。

4. 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基础课程改革,推进分流培养、分层教学、多元成才。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立上海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基地、上海市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上海首个高校众创空间和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2011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硕博一体化长学制试点改革,获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精品课程和教学名师等荣誉,荣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称号。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列全国高校第30位。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获国际奖35项,国家奖454项。学生就业质量位于上海高校前列,学校获评“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5. 推进协同创新,学科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

通过“211工程”重点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在发展特色学科的同时,通过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打造“一体两翼”学科特色新格局,构建和完善分层次、有重点的建设体系,学科布局结构及层次持续优化,学位授权点再翻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1%,在第三轮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全国同类学科第一,7个一级学科被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积极谋划“双一流”建设,加强学科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推进“纺织产业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和“时尚科创中心”建设。加强在重大项目、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和高端智库等方面的组织和培育,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上海市重大、重点研究计划等一批重要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授权专利数稳居部属高校前列。

6. 对接国家与区域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注重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与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层次合作,取得了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八年来,学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5000余项,获取的经费占学校科研经费总量的62%。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定点扶贫工作,与新疆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与交流。加强联系服务校友工作,成立上海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校董会。成立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积极对接上海时尚之都建设,推进“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时尚创意发展的“东华模式”。

7. 推进国际化办学,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

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与全球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学校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2015年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首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35所学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于2014年获批成立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多年稳居全国高校前11位,留学生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成为首批28所全国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之一。教师出国进修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数逐年上升,国外知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与合作科研踊跃,成功举办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和论坛。

8.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民生工程有效推进

加快信息化校园建设步伐,图书文献、馆藏资源、网络化资源日益丰富。2015年底,学校资产总额43.9亿,是2007年底的2.2倍。通过完成松江校区学生公寓回购,改扩建延安路校区第八宿舍、学生食堂,新建松江校区轻质复合材料楼、科技创新楼和二号学院楼二期等,新增校舍面积19.8万平方米,师生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坚持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向,学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持续推进民生工程,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落实了青年教师松江校区公租房,松江区东华大学附属学校新校区落成并投入使用。持续提高教职工待遇,收入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回顾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八年,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校“十三五”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教育部党组、上海市委以及市教卫工作党委的领导和支持,离不开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团结奋斗,离不开学校离退休老同志对学校工作的参与和关心。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体党员、全校师生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为学校发展作出努力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经验和体会

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实践,使我们积累了经验,也收获了体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我们坚持和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总揽学校改革发展全局,把方向、出思路、用干部、抓大事,支持校长行使职权,不断增强班子的工作合力。我们不断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氛围。

2. 必须坚持内涵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贡献度为落脚点,坚持把改革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相协调,推动学校逐步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从重数量指标向重质量水平转变,有效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3. 必须坚持特色办学 。特色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纺织优势,拓展专业方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凸显了人才培养特色。我们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不断凝练学科优势和特色,集中力量分层建设,推进学科交叉,促进学科协调发展。我们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防安全的“顶天”项目和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立地”项目的研究,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凸显了社会服务特色。

4. 必须坚持传承创新 。建校65年来,学校几经更名,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老一辈东华人为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只有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和“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东华精神,积极营造“创新、实干、包容、大气”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治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改革、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才能在办学实践中将东华的优良办学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珍惜这些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积累的经验,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丰富和拓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与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面对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思想固化和利益藩篱的两大障碍,高层次人才队伍不足和体制机制创新不够的两大瓶颈,干部能力素养和校园文化氛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两大难题。

我们还存在着如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与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师资队伍中学科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优势学科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制约着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学科质量的提升;原创能力不够强、科研总量偏小、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不够多,制约着学校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管理和评价的制度体系还难以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师资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管理重心下移的治理结构实施不够到位,制约着内涵建设的深化;干部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办学资源不足与学校发展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等等,这都要求我们认真对待、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突破。

二、目标与战略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要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有力支撑国家的发展目标是学校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面对国际科技创新态势和我国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要求,坚守大学本质、弘扬大学精神、优化办学模式、推进创新发展,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机遇和挑战

目前,学校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实现学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必须在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新格局下谋划学校发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是事关长远的顶层设计,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引领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全面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让广大师生员工有更多获得感;坚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障碍、瓶颈与难题;坚持全面依法治校,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证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这是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我们要加快学校改革发展,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激发办学活力,以协调发展优化学科结构,以绿色发展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开放发展推进学校改革,以共享发展促进改革成果惠及广大师生员工,有力推动学校教育质量和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新科技革命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生物、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到几乎所有领域,带动了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创新与人才的竞争愈加激烈。学校要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发展先机,必须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以人才发展为核心,优化战略布局,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双一流”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已正式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国家重点大学,我们要根据“双一流”建设要求,结合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龙头、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通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支撑和带动高水平大学建设。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和成果为落脚点,加大对外开放,抢抓发展机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内涵发展,彰显特色、争创一流,加快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面完成学校“十三五”期间的规划任务,学校办学质量、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若干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一体两翼+引擎”的学科新格局基本建成,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学科整体实力得到显著提升;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基本建成;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更加牢固,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质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服务国家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大学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25年,全面完成学校中长期目标定位第三阶段任务,优势特色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更多学科和学科方向进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行列,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四)发展战略

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践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理念,强化创新在推动学校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突出人才在创新中的根基地位,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以四大发展战略来突破瓶颈、激发活力、推动发展,走出一条符合东华实际,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新路子。

人才强校核心战略 。人才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确立人才优先发展原则,工作重点、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要充分体现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营造有利于激发各类人才积极性和创造力的人才生态环境。坚持引育并举,践行“为未来选人才”的理念,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建设为重点,适度扩大人才队伍规模,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坚持分类施策,统筹推进专任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将创新放在学校发展的关键位置。创新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效破解学校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创新发展要以容错机制为保障,不断激发全校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改革创新能力,落实“12345”内涵发展思路和“12211”外延建设思路。创新发展要以开放作为支撑,在开放办学中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获取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创新发展要强化协同理念,人才培养注重协同育人、科学研究注重协同创新、社会服务注重协同共进。

特色发展战略 。特色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必须将彰显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导向。强化办学理念特色,坚持将“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强化学科特色,进一步加强“一体两翼”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和其它学科自身特色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产业的联系,为现代纺织、先进材料、时尚设计等行业、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流成果和一流的人才。强化人才培养特色,以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育质量。强化科学研究特色,加强产学研协同,注重应用基础研究、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

文化引领战略 。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命脉,必须以优秀的大学文化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其体现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中,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坚持继承和弘扬、丰富和发展具有东华特色的大学精神,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增强全体东华人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坚持将文化育人贯穿学校工作的各方面,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加强分类指导,聚焦长效机制建设,注重营造氛围,推动文化育人落实落小落细。

三、重点任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机遇,遵循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和战略,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来谋求发展,按照“12345”内涵发展思路和“12211”外延建设思路,打造“特色东华、紧凑东华、精致东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激发学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一)完善治理结构,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制度执行,为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完善学校体制机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推进教授治学,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和院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发挥好教代会和工青妇及各级学生组织的作用。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拓宽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的渠道和途径。加强战略研究,成立战略发展委员会和政策研究室,不断提升学校战略管理能力。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建立规范高效的服务管理体系,实施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完善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发展动力为主要目标的校院两级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进财务、人事、资源管理权的下移,实现学院责权利相统一。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与学校资源配置挂钩的学院整体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坚持依章程治校,推动《东华大学章程》有效实施。与时俱进推进制度创新,梳理、修订和完善校内各项规章制度,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做到依法履职、按章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建立健全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检查和问责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法治思维、规则意识和制度自觉。

(二)推进学科建设,显著提升学科水平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构建“一体两翼+引擎”的学科新格局,注重重点发展和协调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学科体系。

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要求,坚持择优扶重、重点突破的原则,聚焦国际学术前沿以及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推动若干“高峰”学科及“高峰”学科方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实施优势特色学科提升计划,突出优势特色学科的学术引领性、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优势特色学科的竞争力和水平,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快速发展。

不断优化学科建设体系。按照“分层管理、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和激励作用,创新学科建设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和学科水平整体提升。强化国内领先水平学科的建设,大力培育已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学科,不断夯实若干薄弱学科的发展基础。巩固和提升工程技术学科优势,注重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建设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学科群;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学科发展水平,注重拓展前沿研究,力求形成特色优势;做精做强人文社会学科,注重加强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研究,促进人文社会学科繁荣发展。

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加强学科建设前瞻性、战略性的组织谋划,研究制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政策,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方向指导与制度保障。按照学科群集中建设和配置资源,探索建立“学科群—学科平台—学科”组织架构和发展模式。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组建跨学科团队,建设跨学科平台,进一步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整合资源、集聚力量,梳理调整优化院、系、所和中心等机构,推进院所结构设置。建立完善交叉学科的跨院系教师双聘机制,推进各学院、各学科之间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紧密合作。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核心战略,注重抓好人才发现、引进、培育和使用等环节,建设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人事制度体系,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把引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加大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工作的战略研究,制定与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目标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学校的学科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学科平台建设,加快引育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层次人才以及高水平创新团队,尤其重视优秀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成才。制定新的人才激励制度,构建覆盖面更广、系统更趋完备的人才分类培育和激励体系,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更有力更持续的发展支持。关注青年教师的思想、生活和职业发展,建立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导师制度,做好“传帮带”工作。通过校院帮扶、项目牵引、资深教授指导和融入科研团队等方式,扶持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推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深化人事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加强对学院人才工作的考核,建立学院人才工作绩效与资源配置直接关联的管理机制。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和完善基于学院目标任务完成状况的学校绩效奖励制度。以质量和绩效为导向,健全和完善岗位设置、聘任和考核等方面的机制,推进符合学校实际的岗位分类管理,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推行职务聘任机制改革,按照“非升即走、非升即转”要求,实施新进教师准聘和长聘制度,加大教师聘任竞争择优力度。实施有利于创新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条件。疏通各类人才队伍职业发展通道,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条件,为广大教职工创造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重视并加强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队伍建设,实现与师资队伍的协同发展。关心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切实帮助解决生活和工作难题,尤其要高度重视并设法解决青年教职工在事业起步阶段所面临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开源节流、提高效益来明显提高学校骨干和广大教职工的收入水平,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和薪酬增长机制。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创新机制、彰显特色、加强保障,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优化调整,增设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构建基于招生、培养和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学科专业预警、调整、退出管理办法。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推进本硕博招生模式与机制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完善内外结合、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推进工程专业国际(认证)评估。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以提升质量为导向,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在完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基础上,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优化“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个性化、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系统性好、集成度高、挑战性强的核心课程,实现本硕博贯通式课程体系,探索本硕博一体化教育模式改革。着力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和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深化科教融合、产学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实现网上与网下育人的有效结合。集聚各类育人资源,建设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综合育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合力,强化辅导员和指导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体系。

(五)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紧紧围绕提升创新能力这一主线,以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科研基地、承担科研项目和产出科研成果为抓手,完善科研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与目标要求相匹配的科研创新体系。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积极应对国家科技体系改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和行业重大需求,加强高水平现代纺织研究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先进低维材料中心和时尚科创中心建设。建立以提升质量和水平为核心的科研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实做强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加强人文社科平台建设,打造人文社科团队创新模式,建设若干高水平、有特色的智库。

改革科研管理机制。建立鼓励竞争和绩效导向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教师和学术团队承担更多重大科研任务。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从重数量和指标走向重创新、质量和贡献。改革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机制,尽快制定注重“松绑+激励”的实施办法,积极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注重开展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按照五大类科技计划体系,加强重大项目的组织,争取重大任务。加强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及创新群体立项中取得显著进展。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围绕国家、产业和区域战略发展需求,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提升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与行业优势企业的深度合作,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机制。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松江科创园区建设,使其成为人才溢出和技术辐射的重要平台和主要途径。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专利实施率。推进新疆国家纺织全产业链重地的援建工作。

(六)加大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

树立开放合作理念,优化对外合作体系,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强化新进教师海外教育经历要求,对在职教师实施分批出国研修,全面提升教师国际视野和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引智和高水平外籍教师聘任工作,建设国际化师资高地。鼓励教师在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担任国际刊物编委,举办和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选派管理干部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学习,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管理理念与服务水平。

推进学科科研国际化。继续推进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科国际声誉。加快筹建先进纤维与低维材料国际联合中心等平台,深入开展国际联合科学研究。围绕“引进国际一流教育体系、汇聚国际一流师资、缔造国际一流时尚创意学科,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建设目标,做精做强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继续推进肯尼亚莫伊大学孔子学院建设,扩展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项目新内容,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建设跨学科研究基地。

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加强国际课程和教材建设,增设全英文平台课程。多渠道扩大学生海外学习交流规模,拓展在校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稳定留学生教育规模,提高学历留学生比例,优化留学生国别和结构。完善留学生教学、管理、服务模式,促进中外学生交流,实现留学生趋同化管理。

(七)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有力支撑学校改革发展

拓宽资源来源渠道,提高资源筹集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深化产业、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空间与财物保障。

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公共资源有偿使用和竞争性绩效配置、滚动投入与问责机制。通过绩效考核,转变资源使用的观念,统筹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充分使用好延安路校区资源。实施公用房有偿使用改革,建立科研用房准入与退出机制。健全公共设备平台运行和共享机制,建立由网络管理平台与实体运行平台构成的校级平台。

加强财务管理与提升办学资源筹集能力。以绩效为导向,推进预算由职能部门为主的“条线”管理向院系为主的“块状”管理转变。增强学院二级单位办学活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校院两级筹资的积极性,注重发挥校董会、校友会、基金会和各级各类组织作用,实现校院办学资金的多元化筹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校办企业的监管,健全校办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投资回报收益。

建设美丽校园与智慧校园。加强校园基本建设,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深化后勤改革,建立和完善“公益性投入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后勤运行机制。做好校园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加强学校安全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提高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加强学校统一大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基于网上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八)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构建集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体系,不断增强东华人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继承发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以“崇德博学、砺志尚实”为内容的东华校训,注重发挥学校文化引领作用,不断丰富院系文化内涵,激励师生修身立德、博学专攻、磨砺心志、求真务实,使校训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机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东华深厚历史底蕴中包含的丰富文化教育资源,切实做好东华优秀精神文化在当下的传承与发扬。

与时俱进创新学校文化品格。积极从精神上、制度上和物质上培育凝练有利于学校未来事业发展的优秀文化,倡导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营造“创新、实干、包容、大气”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塑造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师德风尚;倡导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学习风气,引领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强化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形成直面问题、敢于担责的服务管理文化。建立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有错必改的文化环境,为改革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持续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影响力。坚持走特色化的文化建设道路,推动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和特色文化项目实施,重点构建校园科技时尚文化品牌,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时尚之都建设贡献力量。主动走出校园,拓展学校及师生层面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升大学特色文化对社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拓宽文化传播渠道,积极向世界传播东华成果,持续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

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面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和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师生员工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化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思想、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实际成效。以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高为目标,构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体系,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针对不同群体,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配齐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针对师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正面引导,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确保导向正确、阵地巩固、覆盖广泛、引导到位,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合力。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升校级领导班子把握大局、领导创新发展的能力,提升中层干部的进取意识、开拓精神和推动改革发展能力。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班子学习和调研制度,推进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增进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使班子成员在共同追求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增强班子合力。健全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主动作为、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落实“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理念。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干事、创业、求发展”的用人导向,不断拓宽选人用人途径和渠道,完善面向基层一线,集基层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相结合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质量。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健全处级干部和班子任期制以及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机关部处、业务部门、学院之间干部的轮岗交流机制。适应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工作的新要求,逐步加强学院管理干部队伍力量。建立集上岗培训、任中专题培训、专题研讨、轮岗锻炼等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水平。加强干部管理,建立集试用期考察、年度考核、任期考核为一体,业绩考核与作风考察等相结合的干部管理考核奖励机制。建立校院两级干部队伍建设责任制,着眼学校未来发展,构建系统的后备干部队伍和青年骨干队伍选拔、培养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

(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尽快在条件具备的单位成立二级单位党委。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骨干及专兼职人员的选任、教育培养、激励保障和管理监督机制。完善并落实二级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强化党建工作特色,发挥学校在区域化党建等工作中的辐射和联动作用。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创新教育培养方式方法,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加大在一线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全校党员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进一步发挥校院两级党校在党建工作中的功能,构建党员集中性教育、主题活动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考核,落实党内生活各项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纯洁党员队伍,努力建设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程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和“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严格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探索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的实现形式,切实发挥党代表在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中的桥梁作用和在党内事务中的决策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规矩意识,形成自觉遵守纪律要求和制度规定的氛围。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内民主的制度与程序,营造党内平等讨论的民主环境,保障和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五)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师生水平

不断巩固、深化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完善并严格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基层组织和师生机制,构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注重尊重与信任、沟通与倾听,把师生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解决师生之所需、师生之所困。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升办事效能和服务质量,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引领,注重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更好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加强离退休老同志工作,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老同志的同时,坚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积极发挥老同志在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及在党建和育人等工作中的作用。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推进“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始终握牢纪律戒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面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使广大党员牢记廉洁自律要求,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坚持标本兼治,规范权力运行,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同志们,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是全体东华人的共同追求。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发展,深感学校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改革创新、不断超越,为全面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而奋斗,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注1] 学校中长期目标定位的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2001年—2005年)夯实基础。主要目标是突破办学空间的瓶颈,改善办学条件,适度扩大规模,优化办学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特色学科优势,有选择地开拓和发展相应学科。

第二阶段(2006年—2015年)追赶超越。主要目标是瞄准国内综合排名50名左右的同类高校实施追赶超越,实现学校由外延发展为主转向内涵发展为主,要以师资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实现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世界一流、传统优势特色外学科全面拓展博士学位点并争取形成若干国内领先的学科或方向,扩大科研的总量和水平,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新突破,提高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第三阶段(2016年—2025年)全面提升。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并重,进入研究型大学的行列,全面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整体办学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

[注2] “12345”内涵发展思路:

即“一心、二点、三横、四纵、五项措施”的发展思路,对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抢占国家战略特需及国际时尚创意两个制高点,构建学科群、学科平台和学科三个层次,建设“一体(纺织)+两翼(材料、设计)+引擎(创新学科)”的四个学科群,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着力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推进改革落地,努力提升治校办学水平。

[注3] “12211”外延建设思路:

即立足学校这一建设主体,辐射松江区和长宁区两大区域,抓住纺织工业与国防科技两大行业主线,对口援建好新疆这一国家纺织全产业链重地,以及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教育援非项目、学校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合作举办的孔子学院,结合智库建设,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财经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上海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