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精神,对标“双一流”建设,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吹响人才强校战略冲锋号

12.02.2018  19:35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落实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三步走”重大部署的开局之年。今后五年,是开启迈向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的起步阶段、关键时期。其中,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1月30日至31日,学校围绕“学习十九大精神,对标‘双一流’建设,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的主题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1月30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校党委书记杜慧芳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立足新时代,对标新要求,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校人才工作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差距。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工作,杜慧芳提出了4点要求。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校院两级组织都要切实增强抓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一把手”要亲自抓,要把人才工作作为班子每位成员的核心工作,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要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作用,发挥党组织优势,培养“四有”好老师,打造一支充满活力、英才辈出的教师队伍。二是坚持人才强校。学校人才工作要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科学规划学校整体与各院系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结构,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完善新形势下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尊重和发挥学院在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学校统筹、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创新科研团队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人才优势转换为学校发展优势。三是坚持改革创新。要深入学习中央和地方关于人才工作文件精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大力引进海外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优化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完善博士后制度,健全人才储备机制。建立各类人员的职称晋升通道。完善各级各类岗位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扩大学院的人事管理自主权,激发院系活力。四是坚持优化环境。要聚人气,增人才,得人心。要广泛建立与专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的联系渠道,多听取意见和建议。要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做好关心服务。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的生活、工作、文化环境,努力营造“爱才容才尊重人才”的氛围。让各类人才真切地感受到,华理欢迎你,华理服务你,华理造就你。

    杜慧芳强调,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安排能否实现,第一步是关键,高素质人才是关键。全校上下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努力打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会上,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郑力、浙江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朱晓芸作特邀报告,分别介绍了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人才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的宝贵经验和做法,并阐述了当前高校人事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思考等。

    副校长钱锋作学校人才工作报告,从国家和上海市人才工作的相关精神,以及学校人才工作指导思想、人才队伍现状、存在问题与分析、发展思路与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学校五年来的人才工作和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任务、新举措。

    钱锋指出,当前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高层次人才浓度不高,团队化程度不高,学院人才工作不充分,学科人才分布不平衡,教师科研活力不足,教学投入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做好学校人才工作,要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十三五”规划、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以及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要建立汇贤人才体系、创新人事工作模式,强化校院两级管理、提升人才引育效率,健全部处协同机制、营造人才辈出环境,才能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学校事业发展的伟大奋斗中来。

    药学院院长宋恭华、资环学院院长修光利在会上分别就所在学院2017年人才工作情况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学院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的实践经验。

    钱锋宣读了第三届青年英才校长获奖名单。此次评比共有10位教师获奖,化学学院郭志前教授获得特等奖,化工学院龙东辉教授、生工学院刘琴教授、资环学院孙玉柱副教授、商学院闫宏斌副教授、信息学院严怀成教授、药学院杨有军教授、材料学院林绍梁教授、理学院郑致刚教授、机动学院项延训教授获得优秀奖。杜慧芳书记、曲景平校长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郭志前教授作交流发言。

图片说明:获奖人员郭志前(左四)、龙东辉(左三)、刘琴(左二)、孙玉柱(左一)、严怀成(右四)、杨有军(右三)、林绍梁(右二)、郑致刚(右一)

    1月30日下午,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人事司一级巡视员赵丹龄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加快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特邀报告,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介绍了近年来教育部人才和专家工作的开展情况。她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发展要坚持党管人才、服务发展大局、突出育人导向、激发人才活力、优化人才布局、扩大人才开放,进一步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创新高层次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等6方面举措,深化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随后,人才工作分组座谈会举行。各组聚焦如何激发教师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活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拓宽引才渠道等问题,对进一步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以及学校对人才工作形成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研讨。各组成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在当天晚上召开的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杜慧芳、曲景平、陈麒、沈志超、钱锋、刘昌胜、辛忠等校领导与“千人”“长江”“杰青”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引才机制、拓宽引才渠道的具体举措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1月31日上午举行的总结大会上,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学栋,生工学院院长庄英萍、化学学院院长龙亿涛、材料学院院长李春忠、信息学院院长杜文莉、机动学院党委书记周邵萍、商学院院长阎海峰、社会学院院长何雪松、理学院院长李建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杜仕菊代表各组作交流汇报,围绕学校人才工作的瓶颈与对策等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校长曲景平作总结讲话,高度评价了此次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认为会议开得及时、开得重要、开得精彩。他说,会议对学校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更实的要求、更准的办法。与会同志一同谋发展、谈思考、献良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做好学校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曲景平对新时代做好学校人才工作提出了4点要求。

    第一,学院是关键。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学院。学院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作战部门。各学院要根据学科定位、发展目标,敢于大胆创新,主动出击,精准发力,积极筹备,做好学院的人才工作。第二,团队是基础。各课题组团队负责人要担当起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做提携后学的领路人,强化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关键作用。第三,人才是“头雁”。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既要在业务方面,也要在师德师风方面率先垂范,做好“头雁”。要通过个人的影响,在海内外汇聚一批人才,引进一批人才,培养一批人才,并坚持做到立德树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第四,机制是保障。学校将结合此次会议精神,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和想法、开出的良方,分类梳理,落在实处。各学院要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落实党管人才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要求,尽快制订符合一流建设目标的人才规划,形成可检查、可追溯、可奖励的完整材料。

    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学院领导班子及办公室主任,各直属单位、机关部处的主要负责人,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青年项目入选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和上海市教学名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领域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科研基地负责人,第三届青年英才校长奖获奖人选等18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