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徐汇学区化办学改革试点启动 华理学区正式揭牌

11.11.2014  00:13

  东方网记者于量11月10日报道:由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三校联动共建的华理学区今天下午揭牌。未来,华理学区将实现大中小学贯通,大学优质资源将全面辐射区域内中小学。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旨在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破解择校难题。根据上海市教委于今年8月发布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路线图”,徐汇、杨浦、闸北、金山4个区于今年新学年起先行试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提炼核心经验,为制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三年规划做准备。

  据悉,徐汇区下辖的凌云街道、康健街道、田林街道与虹梅街道将分别对应成立华理、康健和田林三个学区。在校地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华理学区于今天下午揭牌,此举也标志着徐汇区学区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

  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在揭牌仪式上表示,华理学区的揭牌与徐汇学区化办学试点的正式启动,具有“办老百姓满意的教育”的现实意义。此次成立的华理学区,以华东理工大学为龙头,依托徐汇区教育局,其目的就是要让华理特色辐射至附中、附小的办学之中,全面提升附中、附小的教育办学水平。

  学区化办学是指在区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动,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有序分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学生活动、课堂改进、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从而缩小差距。依照学区化办学的运行模式,各学区内的大中小学将实现硬件资源、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及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的统筹。

  据华东理工大学方面介绍,从本学期开始,华理将会有博士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为华理附中的学生上数、理、化及英语等主干课程;而在此之前,华理有每年都有会有教师到附中开设科普讲座;此外,从2009年开始,华理附中每年约有30名中学生参与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华理附小方面,华东理工大学每年都有教师、学生志愿者进入附小。教师志愿者从辅导层面,给小学生开设讲座、报告,指导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等,学生志愿者会每周一次到小学课堂开展科普类活动。

  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乐清华表示,华理学区建设将围绕提升学区内中、小学办学水平、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营造学区文化特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展开,建立适合于学区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索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培养模式。此后,还将通过定期评估学区建设实效,推动学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