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华理教师关于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受媒体关注

09.03.2016  21:59

    近日,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托华理商学院董临萍教授团队针对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研究成果,受到《解放日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上海法制报》、上海观察、澎湃新闻,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指尖大学城”等多家媒体的报道。百余家网络媒体对此进行了转载。


【上海观察】这5张表,读懂上海男人和女人究竟谁的贡献大?

    上海男人和上海女人,究竟谁的贡献大?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科学测算。“三八妇女节”前夕,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托高校得出一项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结果。记者发现,2005年以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男性人才贡献率才逐步超越同水平的女性,但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

    随学历提高女性贡献率反超男性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GDP概念,人才贡献率反映了人才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衡量人才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使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 Douglas)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来测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项研究也是如此。

    物质与人才对经济都有贡献。历年来,上海市的“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而“人才资本”的贡献率逐年显著提升,从2000年的28.17%增长到2013年的46.87%。在这“46.87%”的人才贡献率中,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绝对值达到“19.62%”,占到男女人才总体贡献率的比重为42%。因此,男性人才贡献率整体上仍超过半数,高于女性人才贡献率。

    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从不同时段看,这项研究将1987-2013年共27年的时间段,进一步细化划分为1987-2000、1987-2005、1987-2010、1987-2013共4个阶段,对上海男性和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分别计算和比较。同时,还设定了两种不同的“女性人才”划分标准:除了之前统计的中专(高中)及以上为女性人才,还同时统计大专及以上的女性人才。

表1  上海市1987-2013年人才贡献率(以中专、高中为界)

表2上海市1987-2013年人才贡献率(以大专为界)

    若以中专、高中为界,男性人才的贡献率在4个时间区间内都是超过女性的,而且两者差距在扩大,最大的差距已达7.63个百分点。而若以大专为界,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这部分知识女性的人才贡献率则大于男性,在2000-2013年间,平均高出男性人才贡献率3.63个百分点,甚至一度还超过男性8.66个百分点。只是在2005年之后的近10年,才逐步缩小了差距,直至男女贡献率难分伯仲,仅差0.54个百分点。

    同时,这一研究课题还进行了跨地区对比。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高出全国数据约5个百分点,与北京市的数据基本持平,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的女性人才贡献率相比,分别高出约2%、5%和7%。若提高人才划分标准,全国女性人才贡献率与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上海领先10.31%。

表3上海市和全国1987-2012年人才贡献率

表4上海市和北京市1987-2012年人才贡献率

表5上海和长三角地区1987-2012年人才贡献率

    继续减小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

    对于研究的意义,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课题组负责人董临萍表示,从上海市的数据来看,近十年来上海市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说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尽管上海市总体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女性所受教育的质量水平相比男性还是较低。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比重仍比男性低2.1个百分点。

    除了优化女性受教育结构,还须增强女性总体就业质量。此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上海就业女性,尤其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成为她们的从业优势,在这些行业中女性数量明显高于男性。但从具体行业来看,上海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在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女性人才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她表示,上海应着力创造一个消除性别歧视并由此造成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社会环境。考虑到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大多数女性无法冲出个体家庭及“女主内”的观念,致使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参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男性。目前保护女性就业的传统法律法规偏向于妇女就业率的提高,上海应转向为女性在职业选择和职位晋升等方面不再受到歧视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

    原文来源 : 上海观察   |  发表时间:2016-03-03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  ; http://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9672&time=145700743246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市妇儿工委委托高校进行的研究课题得出结论

解放日报》:近十年上海男女人才贡献基本持平

吴名遂 制图 

    上海男人和上海女人,究竟谁的贡献大?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科学测算。“三八妇女节”前夕,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托高校得出一项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结论。记者昨天提前获悉这一结果:随学历提高女性贡献率反超;2005年以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男性人才贡献率才逐步超越同水平的女性,但差距不到1个百分点。

    随学历提高女性贡献率反超

    人才贡献率反映了人才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衡量人才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普遍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测算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项研究也是如此。

    物质与人才对经济都有贡献。历年来,上海市的“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而“人才资本”的贡献率逐年显著提升,从2000年的28.17%增长到2013年的46.87%。在这“46.87%”的人才贡献率中,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绝对值达19.62%,占男女人才总体贡献率的42%。因此,男性人才贡献率整体高于女性。

    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从不同时段看,这项研究将1987年—2013年共27年的时间段,进一步细化为“1987年—2000年、1987年—2005年、1987年—2010年、1987年—2013年”四个阶段,对上海男性和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分别计算和比较。同时,还设定两种不同的“女性人才”划分标准:除之前统计的中专(高中)及以上为女性人才,还统计了大专及以上女性人才。

    若以中专、高中为界,男性人才的贡献率在4个时间区间内都超过女性,且两者差距在扩大,最大差距达7.63个百分点。但若以大专为界,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这部分知识女性的人才贡献率则大于男性,在2000年—2013年,平均高出男性人才贡献率3.63个百分点,甚至一度超过男性8.66个百分点。只是在2005年之后的近10年,才逐步缩小了差距,直至男女贡献率难分伯仲,仅差0.54个百分点。

      这一研究课题还进行跨地区对比。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高出全国数据约5个百分点,与北京市的数据基本持平,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的女性人才贡献率相比,分别高出约2%、5%和7%。若提高人才划分标准,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则领先全国10.31%。

    应缩小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

    对于研究的意义,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课题组负责人董临萍表示,从上海市的数据看,近十年来,上海市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说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但女性所受教育的质量水平相比男性还是较低的。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比重仍比男性低2.1%。

    除优化女性受教育结构外,还须增强女性总体就业质量。调查显示,上海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就业女性,尤其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成为她们的从业优势。但从具体行业来看,上海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女性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她表示,上海应着力创造消除性别歧视并由此造成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社会环境。考虑到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大多数女性无法冲出个体家庭及“女主内”的观念,致使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参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男性。上海应为女性在职业选择和职位晋升等方面不再受到歧视提供更多法律保护。

    《解放日报》05版

    原文来源 : 解放日报   |  发表时间:2016-03-04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3/04/content_177671.htm



【澎湃新闻】妇女能顶半边天有了数据支撑:上海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

    “妇女能顶半边天”有了数据支持。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托华东理工大学进行的《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课题显示,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不仅全国领先,而且和男性人才贡献率差距在缩小,不到1个百分点。

      “近十年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

上海市1987-2013年人才贡献率(以中专、高中为人才划分标准)

    课题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董临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所谓人才贡献率,是指人才资本作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投入要素,对经济总产出所做出的贡献份额。

    此次报告全面梳理1987年-2013年上海女性人才对GDP的贡献情况,报告中对人才有两种划分标准,一种是以中专(高中)为标准;一种是以大专为标准。

    调查发现,历年来,上海市的“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而“人才资本”的贡献率逐年显著提升,从2000年的28.17%增长到2013年的46.87%。在这“46.87%”的人才贡献率中,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绝对值达到“19.62%”,占到男女人才总体贡献率的比重为42%。

      董临萍表示,从数据看,近十年来上海市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不过,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比重仍比男性低2.1个百分点。

    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高于全国水准

上海市1987-2013年人才贡献率(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

上海市和全国1987-2012年人才贡献率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课程组调查认为,除了优化女性受教育结构,还须增强女性总体就业质量。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上海就业女性,尤其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成为她们的从业优势,这些行业中女性数量明显高于男性。

      但从具体行业来看,上海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在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女性人才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从全国来看,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以中专、高中为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高出全国数据约5个百分点。

    与北京比较,以大专为界的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比北京高3%以上,以中专、高中为界的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比北京低0.34%。

    与浙江、江苏、安徽相比,以中专、高中为界的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分别高出约2%、5%和7%。

      课题组:缩短女性家务劳动时间,使其更多参与社会发展

上海市和北京市1987-2012年人才贡献率

上海和江、浙、皖三省1987-2012年人才贡献率

    在性别平权受到关注的今天,董临萍建议,上海应优化女性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着力创造一个消除性别歧视,并由此造成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社会环境。“全面二孩”政策推行后,职场竞争中歧视女性的情况应该受到重视,针对各种就业过程中隐性或显性的性别歧视,应借鉴国际经验,保护女性权利。

    董临萍认为,考虑到在家庭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大多数女性无法冲出个体家庭及“女主内”的观念,致使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女性参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男性。目前保护女性就业的传统法律法规偏向于妇女就业率提高,上海应为女性在职业选择和职位晋升等方面不再受到歧视提供更多法律保护。

    “企业应给予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同等的薪酬待遇、在职培训和升迁机会。同时还应该解放女性的双手。” 董临萍建议,上海要充分利用家政服务人员、现代化厨房设备等,使家务劳动社会化、科技化,缩短女性家务劳动时间,减轻其劳动强度,有更多的时间参与社会发展。

    原文来源 : 澎湃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6-03-08   |  作者: 韩晓蓉 

    原文链接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1020_1

 


东方早报》: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全国领先

    “女性人才贡献率”即女性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次研究将1987-2013年这一时间段进一步划分为1987-2000、1987-2005、1987-2010、1987-2013这四个阶段,对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计算。

    早报记者吴洁瑾

    昨天是“三八妇女节”,日前,华东理工大学专家解读了近期由华理工商学院与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共同研究的课题 “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这说明上海女性人才积累和女性人才竞争力已具备相当优势,并且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逐渐接近或高于同期男性人才贡献率。

    针对国家颁布的“全面二孩”政策导致近期加剧涌现的女性就业歧视,课题组专家呼吁针对就业过程中隐性或显性的性别歧视,政府及相关立法部门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专门的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对性别歧视含义进行明确界定,对歧视行为做出具体判断标准,并规定违反此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

    何为“女性人才贡献率”?

    课题组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董临萍称:“女性人才贡献率”为女性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次研究将1987-2013年这一时间段进一步划分为1987-2000、1987-2005、1987-2010、1987-2013这四个阶段,对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计算。主要研究结论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水平较高,但整体低于男性人才贡献率。按照中专(高中)的人才划分标准,截至2013年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为19.62%,占总体人才贡献率的42%;按照大专的人才划分标准,截至2013年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为23.65%,占总体人才贡献率的49.44%。

    其次,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近年来稳步增长,并且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逐渐接近或高于同期男性人才贡献率。针对上海市不同时期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纵向比较显示,与2000年相比,到2013年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分别增长7.03%(以中专、高中为界)和3.38%(以大专为界),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的女性人才贡献率,在2000-2013年间,平均高出男性人才贡献率3.63个百分点。

    第三,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这说明上海女性人才积累和女性人才竞争力已具备相当优势。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出全国数据将近5个百分点,与北京市的数据基本持平,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女性人才贡献率相比,分别高出近2%、5%和7%。

    与全国女性人才贡献率作比较,可以看出,截止到2012年,上海市总体人才贡献率为46.26%、男性人才贡献率27.22%、女性人才贡献率19.04%。其中按中专(高中)的人才划分标准计算的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比全国指标高5.18%。若提高人才划分标准,全国女性人才贡献率与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达到10.31%。

      进一步将北京和上海的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比较,上海与北京相比,当以中专(高中)人才划分标准时,人才贡献率和女性人才贡献率相当,差别不大。这说明中专(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力资本对于北京与上海的经济增长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时,上海市的女性人才贡献率比北京市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出3.19个百分点。

    如何优化女性成长环境?

    根据研究报告,课题组黄维德、董临萍两位教授共同提出研究对策,建议上海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内涵,优化女性受教育结构。

    “这样研究证明,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从上海市的数据来看,近十年来上海市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这说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董临萍说,“尽管上海市总体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是女性所受教育的质量水平相比男性还是比较低。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比重仍比男性低2.1个百分点。

    因此董临萍建议,上海应优化对女性的教育投资结构,在继续加大对女性基础教育投资的前提下,大力提升女性高层次教育水平,帮助更多女性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她建议,教委等相关部门应鼓励和发展适应女性身心发展特点需要的专业与课程,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专业人员能够学以致用。另外,课题组还建议,上海应优化女性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改善女性人才就业环境。

      针对“全面二孩”政策发布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就业者在职场竞争中遭遇就业歧视的情况,课题组认为,上海首先应着力创造消除性别歧视并由此造成人力资本投资差异的社会环境。“传统的保护女性就业的法律法规偏向于妇女就业率的提高,上海应转向对女性在职业选择和职位晋升等方面不再受到歧视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董临萍说,“针对就业过程中隐性或显性的性别歧视,政府及相关立法部门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专门的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对性别歧视含义进行明确界定,对歧视行为做出具体判断标准,并规定违反此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以促使女性人力资本开发与使用过程法制化,为女性平等参与提供保证。

    另外,她认为还需要企业给予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均等的在职培训与升迁机会。企业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以及培训、晋升和发展机会上,应做到男女平等对待。在同等的劳动生产率条件下,应给予女性平等的就业工资和福利待遇。

    原文来源 : 东方早报   |  发表时间:2016-03-09   |  作者: 吴洁瑾 

    原文链接 http://epaper.dfdaily.com/dfzb/html/2016-03/09/content_1024345.htm



【新民晚报·新民网】海女人也“模子”!女性人才GDP贡献率全国领先

图说: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网络配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当今社会,是女性创造的财富多,还是男性创造的财富多?绝对大多数人包括许多女性的选择会是“男性”。今天,华东理工大学发布“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报告”,对此有了一个不同的答案。

    该报告全面梳理1987年—2013年总计17年间上海女性人才对GDP的贡献情况。报告显示,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近年来稳步增长,并且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逐渐接近并且超越同期男性人才贡献率。其中,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的上海高学历女性人才贡献率,在2000-2013年间,平均高出同期同学历男性人才贡献率3.6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进入新世纪,沪上高知女性创造的社会财富比男性要多,她们真正“撑起了半边天”。

    物质资本贡献率和人才贡献率是构成一个地区GDP的主要因素,人才贡献率反映了人才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所谓“女性人才贡献率”就是指女性创造财富的状况。华东理工调研团队将1987-2013年这一时间段进一步划分为1987-2000、1987-2005、1987-2010、1987-2013这四个阶段,对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进行计算。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方面:

      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水平较高,整体虽略低于男性人才贡献率,但趋向持平。按照中专(高中)的人才划分标准,截至2013年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为19.62%,占总体人才贡献率的42%;按照大专的人才划分标准,截至2013年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为23.65%,占总体人才贡献率的49.44%。

    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近年来稳步增长,并且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逐渐接近或高于同期男性人才贡献率。针对上海市不同时期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纵向比较显示,与2000年相比,到2013年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分别增长7.03%(以中专、高中为界)和3.38%(以大专为界);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的女性人才贡献率,在2000-2013年间,已经平均高出男性人才贡献率。

    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这说明上海女性人才积累和女性人才竞争力已具备相当优势。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出全国数据将近5个百分点,与北京市的数据基本持平,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女性人才贡献率相比,分别高出近2%、5%和7%。

    女性负有生育、管理家庭职责,但她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并不比男性差,而且,对上海高学历女性群众,她们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报告透露,尽管上海市总体的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是女性所受教育的质量水平相比男性还是比较低。2010年上海市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比重仍比男性低2.1个百分点。报告认为,如果上海帮助更多女性接受高等学历教育,上海高知女性将释放出更强有力的人才贡献率,即比男性创造更多的财富。

      报告同时指出,在城市化发达的国家里,一、二、三产业在GDP总量中的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态势,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55%以上,第一产业比重则下降到5%以下。大量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就业门槛最低、弹性最高、行业最广、容纳量最大的产业,也是最能发挥女性人力资源的优势和潜能的一大就业领域。本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的上海就业女性,尤其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成为她们的从业优势,在这些行业中女性数量明显高于男性。但是从行业来看,上海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在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女性人才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报告认为,优化女性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改善女性人才就业环境,对实现上海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上海应继续集中发挥女性人才资本存量高的优势,优化女性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改善女性人才就业环境,促进女性人才资本价值的充分实现。(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原文来源 :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6-03-08   |  作者: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6/03/08/29626873.html



  【新民晚报·新民网】 中国高端女科学家人数偏少 期待下一个“屠呦呦

图说:中国高端女科学家人数仍偏少,下一个“屠呦呦”令人期待。CFP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此次“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调研的团队负责人董临萍向记者透露,当下上海乃至全中国,高端的女科学家人数偏少,作为高知女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人群的缺失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屠呦呦摘得诺贝尔奖后,国人将目光聚焦在女性科研人员身上。目前,我国从事科研、开发、传播和应用的女科技工作者已逾  2400  万,其中不乏涌现出优秀代表。但总体而言,我国高端女科学家人数比例正越来越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曾透露,全球科研人员中女性的比例不高,目前仅为30%,仍有许多因素阻碍和影响着女性投身科学工作,而“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这一比例在中国显得更低。 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介绍,尽管女性科技工作者比例超过1/3,但是在科技活动中并不具备与其数量相同的地位,从而导致我国科技界存在女性“高位缺席”现象,人们通常认为女性科技人员处在科技人员“金字塔”的最底层。

      数据显示,在两院院士中,女性所占比例只有5%。其它的诸如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等,女性比例都在5%左右。

    很显然,女性在科技界没有撑起半边天。《上海女工程师群体调查报告》的一组数据:有65%的女工程师认为,家庭事业两难全,只有35%的女工程师认为家庭事业可兼顾。困扰女性事业的因素依次是:子女教育、事业发展和经济收入。调查表明,因为生理原因,女性要生育哺乳,所以事业周期必定有波谷。女性最困难的时期为25~35岁,此时女性虽正值青春年华,却不得不为家庭和子女作牺牲。科研和事业的黄金时期,女性落后于男性,导致许多女科学家“大器晚成”。

    女性创造力与男性相比究竟如何?国际最新研究表明,就创造力而言,女性甚至比男性稍微高一点。大部分女孩子有韧性,观察力、想象力都不错,考虑问题周到;同时,女性擅长合作,男性则过于想表现自己。然而,高校中的许多女教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与女科学家、女教授的交流中,大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认为考试时我肯定能比男生考得好,而且事实也是如此,但她内心还是认为自己不如这个男生。

      专家指出,对于女性科技人员,除了国家要给予更多的鼓励政策之外,当下最重要的是克服心理因素。 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曾这样说道:“科学研究其实是很有趣的,只要你有好奇心,什么时候学习和努力都不晚,即使已经生了孩子。“只要赶走了脑子里的‘男尊女卑’,又有好奇心,肯坚持,巾帼就会超过须眉。”(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原文来源 :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6-03-08   |  作者: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6/03/08/29626881.html



【新民晚报·新民网】 超8成女大学生遭就业歧视 极端招聘者限制血型星座 

图说:8成以上女大学生曾经遭遇过就业歧视。CFP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国内高校男女生比已经接近1:1,男女生就业率也基本相当。可是,即便在此背景下,8成以上女大学生曾经遭遇过就业歧视。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董临萍认为,女大学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岗位,没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女生就业难是制约女性人才贡献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去年在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其中,有80.2%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拒不接收或不看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不给女性复试机会”和“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的现象。还有52.9%的男性也承认,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上述现象。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访女性平均受到性别歧视的次数达到了17.0次。

    记者在上海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上调查发现,尽管表面上看不见赤裸裸的女生就业歧视,但各种形式的隐性歧视随时可见。有的用人单位限定了身高,等于向女生关上了大门;有企业对女生的外貌提出苛刻要求;更有甚者,就业歧视涉及女生的血型、星座。

      在松江大学园区的一次招聘会上,几名女生反映,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者的简历筛选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隐形歧视。比如,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明确提出与性别有关的要求,但会拒绝接收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是在接受简历后在面试中不予录取。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即使进入了面试环节,用人单位在面对女大学生求职者时,会不断强调其“女性身份”提出限制女大学生履行母职等一系列苛刻条件。比如,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在面试中都会被问到有关女性身份的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或者在讨论就业协议时百般刁难,要求女性“在五年内不许结婚生育,否则将自动辞退”等,或者对女生提出与职位无明显关系的“会喝酒、能经常出差”等不合理条件。许多女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遭到淘汰的,但男生的比例则相对较低。

    男女学生就业不公平,并非中国独有,在市场经济较成熟国家,亦是常见现象,而在当下中国,尤为明显。原因在于,企业以利益为主导,用人单位往往片面认为,雇佣女职工,要支付更多的劳动成本。比如,生育和抚养孩子要耗费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又比如,我国政策规定女性生育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女性比男性早退体5至10年,领取退休金的时间长,而医药费和福利支出却高于男性。企业要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

    董临萍副教授指出,自己所带领的团队调查表明,上海女性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不低于男性,企业传统的用人观念存在明显失误,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立法,保障女大学生的权益。

      这位专家说,我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法规的内容计划体制色彩浓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等,堵塞了就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进而影响到女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原文来源 :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6-03-08   |  作者:张炯强 

    原文链接 http://shanghai.xinmin.cn/xmsq/2016/03/08/29627016.html



华东理工大学发布《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报告

【上海法制报】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全国领先

    见习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华东理工大学昨天发布《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不仅全国领先,并且已逐渐接近并且超越同期男性人才贡献率。

    《报告》梳理了1987年——2013年上海女性人才对GDP的贡献情况。《报告》 显示,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近年来稳步增长,并且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高,逐渐接近并超越同期男性人才贡献率。其中,以大专为人才划分标准的上海高学历女性人才贡献率,在2000——2013年间,平均高出同期同学历男性人才贡献率3.63%。

    原文来源 : 上海法治报 | 发表时间:2016-03-09 | 作者:季张颖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shfzb/html/2016-03/09/content_178707.htm


【指尖大学城】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全国5%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如果将其量化的化还得经过科学测算。“三八妇女节”前夕,华东理工大学受上海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托得出一项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研究结论: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绝对值达19.62%,占男女人才总体贡献率的42%。但随学历提高女性贡献率接近男性。另外,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全国5% 

    人才贡献率反映了人才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衡量人才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物质与人才对经济都有贡献。历年来,上海市的“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而“人才资本”的贡献率逐年显著提升,从2000年的28.17%增长到2013年的46.87%。

    在这“46.87%”的人才贡献率中,女性人才贡献率的绝对值达19.62%,占男女人才总体贡献率的42%。为此,男性人才贡献率整体高于女性。但随着人才划分标准的提升,大专以上女性人才贡献率逐渐接近甚至高于男性人才贡献率。

    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高全国5%

      这一研究课题还进行跨地区对比。上海市女性人才贡献率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高出全国数据约5个百分点,与北京市的数据基本持平,与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的女性人才贡献率相比,分别高出约2%、5%和7%。若提高人才划分标准,上海女性人才贡献率则领先全国10.31%。   

    投资女性人力资本更有收获效益

    负责此项研究的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课题组负责人董临萍认为,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从上海市的数据来看,近十年来上海市男女人才贡献率基本持平,这说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较高的社会收益。

    这一研究建议,为发挥上海女性人力资本的价值,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的超前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优先,上海市需要优化对女性的教育投资结构,在继续加大对女性基础教育投资的前提下,大力提升女性高层次教育水平。为女性劳动力进入现代高端服务业等先进领域就业做好基础工作。

    调查显示,上海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部分就业女性,尤其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女性耐心细致的特点成为她们的从业优势。但从具体行业来看,上海女性就业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女性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原文来源 : 指尖大学城 |  发表时间:2016-03-08   |  作者:指尖大学城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k0NzU0OA==&mid=407302881&idx=2&sn=17eb8008566cfc1e7ed20f2c54a28469&scene=23&srcid=0308pvZQQqxNcjPaAnjbS90F#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