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楼村书记周仁元:他让"后进村"成了"示范村"

29.06.2015  11:18

 

调任到高楼村当村党总支书记的第一天,周仁元沿袭了以往的一贯作风,7点就到了村里,掏出钥匙却怎么也打不开门。好不容易等到了正式上班时间8点半,却迟迟不见村委工作人员前来上班。直到9点过后,才陆续有人赶来。可让周仁元看不懂的是,10点刚过,村委干部们又突然玩起了“失踪”,说是要回家烧中饭。再回来上班时,已是下午2点。

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能带好高楼村啊!怪不得高楼村一天不如一天。”三年过去了,回忆起这段往事,周仁元仍不禁有些激动。

人员懒散仅仅是众多困难中的一小部分,难题之多,远超他的想象……面对这一切,周仁元并没有放弃,而是抱着一股倔强的要改变现状的劲儿,三年中,他成功地“化腐朽为神奇”,把高楼村这个后进村变成了“示范村”。

        初到岗位:一箩筐事儿等他“擦屁股

比起村委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涣散,让我更头疼的是那90多万的欠款。”说道此处,周仁元不禁叹了一口气,“你能想象吗?当时我办公室里的大部分家具,包括办公桌、沙发,就连地板,都是赊账的。不仅如此,还欠了4个月村委干部的工资没发。

他算了一笔账,村账面存款只剩下5.8万元,但外债有40万元,加上亏损54万多元。如此一来,村里一共欠了90多万元。

同样,高楼村的整体情况也不容乐观:高楼村地处金山工业区西面,外来人口有2700多人,而本村户籍人口仅为2100人,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倒挂的城中村。正因如此,这里存在着违法搭建多、外来人口多、刑事案件多的“三多”现象。

硬件配备方面,那时的高楼村到处都是烂泥路、石子路。不少村民对此怨声载道。“家里办个喜事,请人到村里来吃饭,朋友车子都没法开进来,面子上真是挂不住啊。”村民老王对记者说。

        改变作风:三不关门与村民心贴心

村委干部工作热情不高、村账面欠款90多万是内忧,人口倒挂带来一系列治理难题、路面不平民怨不断是外患。内忧外患之下,周仁元并没有慌了手脚,而是有条不紊的一个个着手处理,破解难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整顿村委干部们的工作作风。

于是,针对村委干部以往迟到早退的现象,周仁元制定了一系列的“刚性”规章制度:村干部每天7:30左右全部到岗,中午在食堂用餐,之后,在办公室里休息,或是接待村民来访;上班时间要是外出办事,必须在公开的“去向显示牌”上写明时间和去向。同时,所有村干部的姓名、条线分工和手机号码向村民公开,不管早晚都要接村民的电话,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周六上午,则要召开班子学习交流例会,每位条线干部必须总结上一周做了哪些工作,完成情况如何,下一周准备做哪些事……

周六下午,则利用村民都在家的便利,分头走访村组,巡查违法建筑等情况。除此之外,周仁元还提出了村委会周一至周日不关门;村医务室周一至周五中午不关门;老年活动室周一至周日不关门的高楼村“三不关门”工作法。

这一系列的改变,让不少村民看到了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村委会,原本疏离的干群关系渐渐得到了缓和。不少村民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周仁元。反应的问题大多指向了要求村委解决22公里长的石子路、泥泞路难题。

如果我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就能得到村民的信任。一定不能辜负他们。”周仁元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道。于是,他积极与区建交委、发改委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争取村庄改造项目。在多方协调之下,目前,村内所有的危桥都改建完成,90%以上的水泥路都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破解难题:一枚印章分5块儿

另一方面,解决财务危机也是摆在周仁元面前的一道绕不开的难题。“90多万的欠款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我心里也急啊。”周仁元说自己思前想后,觉得要“生财”必须同时做到开源和节流。

在节流方面,2013年7月,在金山工业区党工委指导下,高楼村新一届两委班子调整后试点成立了沪上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5名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他们或是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或是企业里的老厂长、会计,有一定的财务知识。

村监委下设三个小组,分别为“三资”管理组、村务公开组和民意收集组。每月5日,村监委进行民主理财。“每月初,我们村监委集中进行民主理财,每张发票必须盖上村监委的印章才能生效。”村监委主任陆仁连透露,“我们把印章切成了5块,由5名成员各持有一块,凡事盖章审核必须征得5人全部同意才能生效。村民的信任让我们倍感责任在肩。”一时间,“一枚印章分5块”的故事,在金山区内传为美谈。

在精打细算每一分钱的同时,周仁元也没闲着。他忙着利用自己以往工作上的人际关系,进行招商引资。短短3年时间,他成功地为村里引入了56家注册型企业,每年为村里带来近50万的收入。此外,他还积极鼓励农民进行土地复耕。目前约有400亩地实现了复耕。这不仅让不少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村里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开源、节流两方共同的作用力下,三年来高楼村委不仅还掉了90多万的欠款,账面上还多出了1000多万的结余。村里的经济上去了,周仁元第一个想到的还是村民百姓,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享受体检,逢年过节为老人送上补助……

针对村外来人口比例超过50%的情况,周仁元制定了新村民信息卡制度,村民组长、妇女组长、协管员组成专门的工作团队,通过定期走访,第一时间掌握动态信息,促进维稳工作。

一桩桩实事,让村民们对周仁元赞不绝口。在采访前不久,高楼村刚进行了换届选举,周仁元毫无悬念地连任村支书。

这么好的书记,我们舍不得他走啊。”一位村民在接受采访时说。